收藏首頁|

 

 

《清敕修大藏經》修復工作正式啟動

2012年02月28日17:26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合作方一起觀看經版修復和印刷工作。陳曉鐘 攝
合作方一起觀看經版修復和印刷工作。陳曉鐘 攝

  海外網北京2月28日電(陳曉鐘)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中國最后一部官刻大藏經——《清敕修大藏經》修復工作今天正式啟動。該文物保護項目委托首都博物館和北京邦普制版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普公司)共同完成。海外美銀美林機構參與了保護項目的進行,雙方正式簽署了《清敕修大藏經》經版清洗保護項目捐款協議。

  《清敕修大藏經》,一般稱之為“大藏經”,簡稱“龍藏”。其經版是我國保存至今唯一一套木板雕刻的漢文大藏經板,它是中國最后一部官刻大藏經。全書不僅有佛教經典,還收錄了元、明、清歷代高僧大德的章疏、論著、語錄、史傳和目錄等,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面,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和藝術價值。

  此前,經過3年的努力,有關機構已經完成了經版文物專用庫房及配套的設施建設工作,並對經版進行了清點、登記、校對等保護工作。經過商討,此項文物保護工作的具體內容目包含如下內容:徹底改善經板存放環境﹔對經版實施科學保護﹔建立大藏經數字化檔案﹔重新刷印出版《清敕修大藏經》。

  據了解,由於歷史原因,經版現存69410塊,遺失9626塊。在現存的經版中有2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損壞,表面附有積塵、霉菌和積墨殘留物等,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對經版進行除垢、清洗,才能展開下一步對經版實施科學保護的工作,所以清洗經版是保護項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依據上述情況,首都博物館在經版實施科學保護前,組織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專家、首都博物館技術部相關專家、學者對經版的清洗保護進行科學論証,制定合理的清洗保護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案。為全面開展經版的科學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根據專業工作者的方案,首都博物館及邦普公司專門定制經版清洗工作台﹔購買了專用蒸汽清洗設備,採取蒸汽對墨“先軟化,后去除”的方法清洗經版。此種方法即可避免對經版的物理性傷害,有效去除積墨,又避免大量用水對經版造成的傷害。對經版作出安全、有效的科學保護。

  美銀美林此次贊助《清敕修大藏經》經版清洗項目,加強了中美兩國文物保護事業的相互了解、交流與合作,為中國將文物保護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幫助。對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保護人類共同的文明遺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此次《清敕修大藏經》保護工程在運作上積極探索、嘗試現代化市場運營模式。在開拓文物保護的資金來源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由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文化創意產業模式,對大規模的文物保護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弘揚我國優秀古代文化具有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對中國傳統手工藝這項無形文化遺產的延續和傳承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陳曉鐘 攝影報道)

(責編: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