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6-30 17:23:31|来源:天山网|字号: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新疆不仅是我国内地与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北非各国之间开展贸易、金融、交通以及文化交流合作的关键节点,未来更是我国与沿线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战略枢纽。
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一提出,就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关注,包括新疆在内的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都在抢抓机遇,新疆更是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今后新疆发展的三大历史机遇之一提出。新疆的目标是: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要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新疆来说是个利好的重大消息。而新疆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发挥桥头堡排头兵的作用?如何借此千载难逢的机遇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日前,记者联系了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请他们谈了各自的看法。
文化先行增进了解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认为,丝绸之路和丝“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时代坐标和内涵范围不同。前者是一个历史地理的概念,后者是现代的经济文化概念;两者的关注方向不同。前者关注的是“点”和“线”,比较微观和具体,后者关注的是“网”和“片”,比较宏观和模糊;两者的功能定位不同。前者的运行更多反映的是民间的、松散的、自然的行为,后者则更多体现国家的、区域的、协作的力量。
“丝绸之路经济带”绝不仅仅是经济带,它是亚欧枢纽,也是加深国际合作的良机;是经济引擎,也是文化桥梁;是区域合作,更是全球战略。它是为了实现国家复兴的需要,是改善周边环境的需要,是平衡大国关系的需要,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古连今、以道带商、以经促文、以文连心、以利安邻。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要先行。文化交流可以推动民心相通。民心不通、相互隔膜的状态,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新疆和中亚各国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相同、相近之处。通过文化展演、文化交流、学术会议等活动,推动新疆和中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能够为进一步的交流和经贸往来打下良好基础。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要增加相互的交流。
以旅游行成人流
乌鲁木齐市旅游局副局长肖虎认为,旅游业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导和重点产业。建议建立丝绸之路旅游国际联盟,由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城市共同参与,定期召开协作会议,协调合作事宜,携手推动丝绸之路旅游。采用官民并举灵活形式推动乌市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主要城市互设办事机构。积极促成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缔结旅游目的国协议,争取国家间入境72小时免签政策,共同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发展。
目前,虽然乌鲁木齐市旅游经济总量相比中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是最高的,也起到了吸引内地、带动全疆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乌市旅游业在辐射中亚、连接欧洲,特别是对丝绸之路旅游的支撑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乌市在旅游等方面仍然是以交通枢纽为主的节点型城市。
为此,他建议制定乌市丝绸之路旅游发展规划,在把旅游业培育成乌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惠及民生的重要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把乌市打造成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和丝绸之路旅游支点城市。同时,力争把乌市纳入国家丝绸之路旅游规划中的支点城市建设。加快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步伐,当务之急是尽快改造承担国际航线进出港的1号航站楼。把乌市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去规划去打造,引导建设丝绸之路旅游主题宾馆,打造丝绸之路精品文艺演出,开发丝绸之路旅游小商品纪念品,培育丝绸之路旅游龙头企业,形成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体系。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伊那木·乃斯尔丁提出,要在新疆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加快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和阿勒泰4个区域热点集散城市建设,筹建亚欧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现代旅游文化商贸产业项目。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和喀什国际机场拥有向西通航优势,可借此培育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新疆—亚欧旅游商务圈(中心),并加快霍尔果斯、喀什等口岸旅游综合服务区设施项目建设,通过新疆旅游先行,围绕旅游发展来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其它相关产业发展,是最便捷、最直接、见效最快的途径。
物流业带动商贸发展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8个国家相邻,拥有29个对外开放口岸,其中对外开放17个一类口岸都处于边境地区,具备建设以国际物流为主的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及东联西出的独特地缘优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于新疆物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比如,加大公路、铁路和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建设,加快形成完善的物流网络。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宋建华认为,相对于传统商务,电子商务具备更多促进贸易互通的优势,是“贸易畅通”的信息化基础,因此发展电子商务将会提升新疆外贸的层次和水平,带动新疆物流业提速,也将在助推新疆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新疆和中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济走出去整体较弱,金融合作体系没有形成,投资政策、货币政策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自治区政协委员刘珂认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仍需继续加强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建议继续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双方物理连接点的建设,提升跨境口岸和作用;凝聚政府、企业、银行合力,通过资源换贷款、合作投资开发等多种模式,加快几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中吉乌铁路、土库曼斯坦T3、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中吉中塔跨境水电开发及电网建设等项目。
交通要便利化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要交通便利化,如果交通不便利,就会出现瓶颈,一切都是妄谈。
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已起草“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促进新疆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新疆三条通道的布局构想。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是充分发挥新疆地缘区位优势,加快构建联通内地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的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际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里加提·苏里堂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意义,从历史机遇的高度深刻认识交通枢纽中心定位的丰富内涵,并以之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疆交通运输发展的大背景,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稳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建设。
今后,交通运输厅将在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等方面,结合提质、增效、升级的目标,加强政策研究、完善相关规划、确定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交通运输厅已经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达要求,确定了南线、中线、北线方案,切实提升道路通达能力。将来,还要进一步在交通设施国际一体化等方面和周边国家进一步沟通,在合作的框架内进一步协商,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通道畅通无阻。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新疆不仅是我国内地与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北非各国之间开展贸易、金融、交通以及文化交流合作的关键节点,未来更是我国与沿线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战略枢纽。
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一提出,就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关注,包括新疆在内的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都在抢抓机遇,新疆更是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今后新疆发展的三大历史机遇之一提出。新疆的目标是: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要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新疆来说是个利好的重大消息。而新疆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发挥桥头堡排头兵的作用?如何借此千载难逢的机遇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日前,记者联系了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请他们谈了各自的看法。
文化先行增进了解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认为,丝绸之路和丝“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时代坐标和内涵范围不同。前者是一个历史地理的概念,后者是现代的经济文化概念;两者的关注方向不同。前者关注的是“点”和“线”,比较微观和具体,后者关注的是“网”和“片”,比较宏观和模糊;两者的功能定位不同。前者的运行更多反映的是民间的、松散的、自然的行为,后者则更多体现国家的、区域的、协作的力量。(逯风暴)
“丝绸之路经济带”绝不仅仅是经济带,它是亚欧枢纽,也是加深国际合作的良机;是经济引擎,也是文化桥梁;是区域合作,更是全球战略。它是为了实现国家复兴的需要,是改善周边环境的需要,是平衡大国关系的需要,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古连今、以道带商、以经促文、以文连心、以利安邻。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要先行。文化交流可以推动民心相通。民心不通、相互隔膜的状态,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新疆和中亚各国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相同、相近之处。通过文化展演、文化交流、学术会议等活动,推动新疆和中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能够为进一步的交流和经贸往来打下良好基础。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要增加相互的交流。
以旅游行成人流
乌鲁木齐市旅游局副局长肖虎认为,旅游业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导和重点产业。建议建立丝绸之路旅游国际联盟,由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城市共同参与,定期召开协作会议,协调合作事宜,携手推动丝绸之路旅游。采用官民并举灵活形式推动乌市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主要城市互设办事机构。积极促成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缔结旅游目的国协议,争取国家间入境72小时免签政策,共同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发展。
目前,虽然乌鲁木齐市旅游经济总量相比中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是最高的,也起到了吸引内地、带动全疆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乌市旅游业在辐射中亚、连接欧洲,特别是对丝绸之路旅游的支撑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乌市在旅游等方面仍然是以交通枢纽为主的节点型城市。
为此,他建议制定乌市丝绸之路旅游发展规划,在把旅游业培育成乌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惠及民生的重要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把乌市打造成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和丝绸之路旅游支点城市。同时,力争把乌市纳入国家丝绸之路旅游规划中的支点城市建设。加快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步伐,当务之急是尽快改造承担国际航线进出港的1号航站楼。把乌市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去规划去打造,引导建设丝绸之路旅游主题宾馆,打造丝绸之路精品文艺演出,开发丝绸之路旅游小商品纪念品,培育丝绸之路旅游龙头企业,形成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体系。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伊那木·乃斯尔丁提出,要在新疆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加快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和阿勒泰4个区域热点集散城市建设,筹建亚欧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现代旅游文化商贸产业项目。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和喀什国际机场拥有向西通航优势,可借此培育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新疆—亚欧旅游商务圈(中心),并加快霍尔果斯、喀什等口岸旅游综合服务区设施项目建设,通过新疆旅游先行,围绕旅游发展来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其它相关产业发展,是最便捷、最直接、见效最快的途径。
物流业带动商贸发展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8个国家相邻,拥有29个对外开放口岸,其中对外开放17个一类口岸都处于边境地区,具备建设以国际物流为主的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及东联西出的独特地缘优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于新疆物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比如,加大公路、铁路和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建设,加快形成完善的物流网络。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宋建华认为,相对于传统商务,电子商务具备更多促进贸易互通的优势,是“贸易畅通”的信息化基础,因此发展电子商务将会提升新疆外贸的层次和水平,带动新疆物流业提速,也将在助推新疆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新疆和中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济走出去整体较弱,金融合作体系没有形成,投资政策、货币政策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自治区政协委员刘珂认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仍需继续加强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建议继续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双方物理连接点的建设,提升跨境口岸和作用;凝聚政府、企业、银行合力,通过资源换贷款、合作投资开发等多种模式,加快几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中吉乌铁路、土库曼斯坦T3、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中吉中塔跨境水电开发及电网建设等项目。
交通要便利化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要交通便利化,如果交通不便利,就会出现瓶颈,一切都是妄谈。
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已起草“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促进新疆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新疆三条通道的布局构想。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是充分发挥新疆地缘区位优势,加快构建联通内地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的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际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里加提·苏里堂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意义,从历史机遇的高度深刻认识交通枢纽中心定位的丰富内涵,并以之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疆交通运输发展的大背景,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稳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建设。
今后,交通运输厅将在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等方面,结合提质、增效、升级的目标,加强政策研究、完善相关规划、确定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交通运输厅已经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达要求,确定了南线、中线、北线方案,切实提升道路通达能力。将来,还要进一步在交通设施国际一体化等方面和周边国家进一步沟通,在合作的框架内进一步协商,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通道畅通无阻。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新疆不仅是我国内地与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北非各国之间开展贸易、金融、交通以及文化交流合作的关键节点,未来更是我国与沿线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战略枢纽。
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一提出,就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关注,包括新疆在内的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都在抢抓机遇,新疆更是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今后新疆发展的三大历史机遇之一提出。新疆的目标是: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要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新疆来说是个利好的重大消息。而新疆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发挥桥头堡排头兵的作用?如何借此千载难逢的机遇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日前,记者联系了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请他们谈了各自的看法。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逯风暴报道)
文化先行增进了解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认为,丝绸之路和丝“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时代坐标和内涵范围不同。前者是一个历史地理的概念,后者是现代的经济文化概念;两者的关注方向不同。前者关注的是“点”和“线”,比较微观和具体,后者关注的是“网”和“片”,比较宏观和模糊;两者的功能定位不同。前者的运行更多反映的是民间的、松散的、自然的行为,后者则更多体现国家的、区域的、协作的力量。
“丝绸之路经济带”绝不仅仅是经济带,它是亚欧枢纽,也是加深国际合作的良机;是经济引擎,也是文化桥梁;是区域合作,更是全球战略。它是为了实现国家复兴的需要,是改善周边环境的需要,是平衡大国关系的需要,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古连今、以道带商、以经促文、以文连心、以利安邻。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要先行。文化交流可以推动民心相通。民心不通、相互隔膜的状态,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新疆和中亚各国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相同、相近之处。通过文化展演、文化交流、学术会议等活动,推动新疆和中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能够为进一步的交流和经贸往来打下良好基础。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要增加相互的交流。
以旅游行成人流
乌鲁木齐市旅游局副局长肖虎认为,旅游业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导和重点产业。建议建立丝绸之路旅游国际联盟,由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城市共同参与,定期召开协作会议,协调合作事宜,携手推动丝绸之路旅游。采用官民并举灵活形式推动乌市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主要城市互设办事机构。积极促成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缔结旅游目的国协议,争取国家间入境72小时免签政策,共同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发展。
目前,虽然乌鲁木齐市旅游经济总量相比中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是最高的,也起到了吸引内地、带动全疆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乌市旅游业在辐射中亚、连接欧洲,特别是对丝绸之路旅游的支撑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乌市在旅游等方面仍然是以交通枢纽为主的节点型城市。
为此,他建议制定乌市丝绸之路旅游发展规划,在把旅游业培育成乌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惠及民生的重要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把乌市打造成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和丝绸之路旅游支点城市。同时,力争把乌市纳入国家丝绸之路旅游规划中的支点城市建设。加快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步伐,当务之急是尽快改造承担国际航线进出港的1号航站楼。把乌市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去规划去打造,引导建设丝绸之路旅游主题宾馆,打造丝绸之路精品文艺演出,开发丝绸之路旅游小商品纪念品,培育丝绸之路旅游龙头企业,形成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体系。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伊那木·乃斯尔丁提出,要在新疆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加快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和阿勒泰4个区域热点集散城市建设,筹建亚欧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现代旅游文化商贸产业项目。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和喀什国际机场拥有向西通航优势,可借此培育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新疆—亚欧旅游商务圈(中心),并加快霍尔果斯、喀什等口岸旅游综合服务区设施项目建设,通过新疆旅游先行,围绕旅游发展来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其它相关产业发展,是最便捷、最直接、见效最快的途径。
物流业带动商贸发展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8个国家相邻,拥有29个对外开放口岸,其中对外开放17个一类口岸都处于边境地区,具备建设以国际物流为主的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及东联西出的独特地缘优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于新疆物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比如,加大公路、铁路和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建设,加快形成完善的物流网络。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宋建华认为,相对于传统商务,电子商务具备更多促进贸易互通的优势,是“贸易畅通”的信息化基础,因此发展电子商务将会提升新疆外贸的层次和水平,带动新疆物流业提速,也将在助推新疆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新疆和中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济走出去整体较弱,金融合作体系没有形成,投资政策、货币政策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自治区政协委员刘珂认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仍需继续加强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建议继续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双方物理连接点的建设,提升跨境口岸和作用;凝聚政府、企业、银行合力,通过资源换贷款、合作投资开发等多种模式,加快几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中吉乌铁路、土库曼斯坦T3、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中吉中塔跨境水电开发及电网建设等项目。
交通要便利化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要交通便利化,如果交通不便利,就会出现瓶颈,一切都是妄谈。
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已起草“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促进新疆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新疆三条通道的布局构想。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是充分发挥新疆地缘区位优势,加快构建联通内地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的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际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里加提·苏里堂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意义,从历史机遇的高度深刻认识交通枢纽中心定位的丰富内涵,并以之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疆交通运输发展的大背景,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稳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建设。
今后,交通运输厅将在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等方面,结合提质、增效、升级的目标,加强政策研究、完善相关规划、确定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交通运输厅已经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达要求,确定了南线、中线、北线方案,切实提升道路通达能力。将来,还要进一步在交通设施国际一体化等方面和周边国家进一步沟通,在合作的框架内进一步协商,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通道畅通无阻。
(责任编辑:HN666)
丝绸之路 经济带 中吉乌铁路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外贸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