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千人计划”吹响集结号

【海外版】数千海归 大展身手

2013年05月03日08:53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摘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专门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112个,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260多个,入园企业超过1.7万家。而“千人计划”是中国众多人才计划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

   

 

    在江苏无锡的德思普科技有限公司,李科奕正带领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同事进行科研攻关。上世纪90年代赴美留学的李科奕于2007年回国,2009年创办了这家公司,当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李科奕的经历在中国正在成为一种现象。自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远渡重洋,30多年来中国留学生的足迹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学大国”。如今,在比“出国潮”更汹涌的“回国潮”中,中国政府因势利导,为人才引进政策加码,吸引留学国外的创业人才和专家学者“归巢”。

  回国创业恰逢其时

  “几年前我和周围很多海外留学生回国发展创业,主要是被国内良好的创业氛围吸引,觉得国内一些城市政府真正有服务意识。”李科奕说。

  2008年以来,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预计用5到10年时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中国创新创业。

  作为无锡的科技创业明星,李科奕表示,留学生回到国内这块“创业热土”打拼并非个别现象。他说,地方政府为海外人才提供“拎包入住”“免费场地”“启动资金”“创业保姆”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这些务实的举措在很多留学生中反响强烈。

  无锡高新区为入选“千人计划”的人才创业提供150万元启动资金、300万元以上创投资金,3年免费使用300平方米办公场地、100平方米以上公寓的优惠政策。目前,高新区内已吸引“千人计划”人才40名左右,“千人计划”人才领军企业约25家,覆盖电子信息、新能源、软件、生命科技等多个产业。

  发展机遇引才“归巢”

  其实,“千人计划”只是中国众多人才计划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很多科研单位和地方政府都设立了名称各异的吸引人才计划,运作方式与“千人计划”相似。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专门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112个,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260多个,入园企业超过1.7万家。

  与此同时,留学生回国人数近年屡创新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总数累计已达109.12万人,仅去年一年就超过27万人,同比增长46.6%。对于这一现象,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形象地称之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回国潮”。

  根据《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职业发展类原因是海归人才回国的最重要的原因。

  李科奕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无疑对海归创业者有巨大的吸引力。近两三年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对科技领域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很大打击,不少国际创新型人才都在观望之中。

  催生一批领军人才

  去年,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全年7.8%的增速,并于第四季度以来出现企稳回升的势头。一些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景不仅为创业人才提供了大展拳脚的舞台,也为社会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样本。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地区差异为研究发展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富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晓波说。

  张晓波在国际知名经济研究机构IDEAS的排名中位于世界经济学家的前5%,在北美学界声名卓著。他说,当初回国主要是想与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合作开展新结构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谈到近年来国内的人才引进政策,张教授表示“千人计划”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记者从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国家“千人计划”已分九批引进3319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有美国、欧洲等教育、科技发达地区的院士近40人以及一大批国际知名高校和企业的教授、技术专家和崭露头角的青年人才。

  该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入选专家主要分布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培育发展方向相匹配,是国家急需紧缺的人才。(据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记者徐兴堂 王珏玢 左为)

分享到:

(责编:梅亚川)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