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点,陈家文来到与记者约好的地点,接受采访。(曹海扬 摄)
他14岁开始吸毒,进出监狱达11次。27岁到禁毒中心戒毒,在工作人员的感召下,31岁彻底告别毒品,如今成为香港一家民间禁毒中心助理辅导干事,专门帮助感染毒品的青少年戒除毒瘾。从“瘾君子”到“戒毒辅导员”,陈家文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
“我不断地跌倒、爬起、再跌倒,反反复复十几年”
陈家文,今年34岁,在家里7个孩子中排行最小。由于父亲过早离世,再加上童年时家庭教育的缺失,给陈家文的人生之路留下了祸根。14岁那年,还在读中学的陈家文,经不住诱惑,第一次吸食了毒品。
“吸毒有什么感觉?” 这是陈家文在中小学做禁毒宣传工作时,最常听到的问题。他说:“吸完毒品后,感觉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没有烦恼,没有压力,只有欢乐和轻松。”
陈家文说,吸食毒品后欢乐和兴奋终究是短暂的。第一次吸毒过后的那些日子,他平均每天用于购买毒品的开销在五百到六百港币左右。最后,实在没有钱吸毒了,就去偷东西。“毒瘾发作的时候,我会撬开车门偷东西,然后拿去换钱买毒品。” 在一次盗窃过程中,陈家文被早已埋伏好的警察当场抓捕,被判刑坐牢六个月。
半年之后,出狱后没多久的陈家文,再一次遭遇了毒品的冲击。因为吸食并贩卖白粉,陈家文再次走进监狱的大门。吸毒、被捕、坐牢、再吸毒、再被捕……就这样,陈家文在同一个错误上不断地跌倒、爬起、再跌倒,反反复复十几年。
(责任编辑:刘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