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首页|国内|国际|台湾|港澳|华人|评论|留学|创投|娱乐|文史|书画|旅游|视频|汉语|地方|论坛
海外网>>评论>>媒体集萃

韩青:放弃高薪去“考碗”的隐忧

2012年11月05日08:54    来源:《长江日报》        字号:
摘要:“想幸福,先做官”,当幸福的渠道变得现实和逼仄,公考想不热都难。

□ 韩青(郑州 职员)

太原男子孙远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工作几年年薪达到15万元。但他还是参加了今年公务员考试,理由很实在,“毕业的时候,看不起那帮考公务员的同学,但是这么多年在社会打拼,让我明白稳定而且长期有保障的生活,才是我需要的”。(11月4日《山西晚报》)

“弃15万元年薪考公务员”只是当前公考热的一个缩影。基于现实利益考量的个人选择或许无法从道德上指摘,但这种“考碗热”却不得不让人忧心,如果人们都只愿意去分蛋糕,那谁来做蛋糕呢?

担忧“公考热”,是因为政府分配财富,企业创造财富,如果社会精英都削尖了脑袋往“体制内”钻,一方面会增加政府汲取民间财富的能力,另一方面会降低市场经济的活力。

人人都渴望生活安定幸福,所以不能将“公考热”归咎于精英的现实和功利,怪他们不去改变社会不公而去争取不当得利,而是要反思到底是怎样的机制,让“年轻人,到体制内去”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体制是一道“防火墙”,让“体制内”成为“避风港”。不但工作稳定,而且含金量高,这或许并不体现在账面上,而是体现在隐性福利上,确实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想幸福,先做官”,当幸福的渠道变得现实和逼仄,公考想不热都难。如果基础社会保障能够无差别地覆盖每一个公民,如果“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能够经得起阳光的检验,如果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审批以避免权力寻租,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精英争抢“铁饭碗”了。

(责任编辑:邹雅婷)

相关新闻 >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视频 >

  • 海外网宣传片海外网宣传片
  •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型文献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