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首页|国内|国际|台湾|港澳|华人|评论|留学|创投|娱乐|文史|书画|旅游|视频|汉语|地方|论坛
海外网>>评论>>海外版言论

  

海外版:临终关怀亟需政策扶植

2012年11月02日09:39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马广志    字号:

  据10月26日《长沙晚报》报道,记者连日调查发现,与庞大的临终关怀需求相比,提供这一专业服务的机构目前在湖南仅肿瘤医院宁养院一家。面对日益庞大的需求,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期盼社会各界都积极关注并参与其中,为更多临终患者提供服务。

  近年来,虽然临终关怀的观念逐渐为公众所知晓,但总体来看,中国的临终关怀服务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有统计称,国内目前开设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有100多家,几千张床位,但是每年需要临终关怀的人却多达几十万,供需极不平衡。

  究其原因,主要是临终关怀没有成为国家医疗体系的一部分,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来扶植。临终关怀机构的建设本身先天不足,硬件设施建设跟不上,专职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少、业务不精。同时,由于不了解临终关怀的本质意义,加之看病难的现实社会问题,让不少患者与家属对临终关怀服务本身抱着敬而远之甚至怀疑的态度。

  相比较之下,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临终关怀已形成产业。临终关怀机构首先会帮助患者家庭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以确保病人所处环境的卫生、安全、方便。接近生命终结期,随着病人对死亡恐惧的增加,专业人员会敦促家属持续陪伴在病人身边,进行精神安慰。当病人最终离开后,死者家属通常难以承受丧亲之痛,临终关怀服务机构会继续提供为期一年的情感支持,有的还定期举办活动,缅怀死者。

  笔者以为,借鉴国外的做法,首先,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临终关怀的政府责任、硬件设施基本标准、资金投入、社会宣传以及工作人员培养、培训等等,进行明确的政策性、制度性规划和指导。其次,以政策为导向,动员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组织、参与临终关怀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可以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解决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的问题。再次,通过市场性竞争,促使临终关怀服务不断提升层次,让更多的人可以承受也乐于接受临终关怀服务。 

  

(责任编辑:邹雅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视频 >

  • 海外网宣传片海外网宣传片
  •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型文献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