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是怀着一个很复杂的心情写这个东西的。房东刚才跟我讲了好多关于以前发生在留学生身上的事儿,于是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也算作一个警告吧。
来悉尼也快半年了,这半年里我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很多事情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学会自己去处理。包括你生病了,要一个人去医院。房东不在家你需要一个人生火做饭,被各种名牌诱惑但是克制住不买,省下钱去补习。很多事情,无形之间会影响一个人,然后会使一个人误入歧途。
学习
h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很多年前来到了这里,刚开始的时候连厕所的英语都只会说是wc,家里条件优越,于是在来了澳洲之后,丝毫没有出现过想家之类的事情。每次管父母要钱父母马上就会给,上高中上到高二的时候,上不下去了。转到了那种所谓的专科。以为能在那里轻轻松松的混出名堂,然后毕业。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他买了车,买了爱马仕,买了杜嘉班纳。到头来连房租都交不起,被房东赶出了家门。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跟父母要了钱,去了star city。一赌前前后后输掉了接近20w人民币。可是又不敢告诉家长自己赌博,又放不下面子。该怎么办?欠了一屁股债满处跑。这种人在澳洲这个农村里虽然不占多数,但是还是会有。
总归的说起来,是因为他自制力太差吧。那么,其他的人呢?
我也是很典型的例子。自从出了国,我就没有停止过思念北京,想家里的人还有朋友。我耐不住寂寞,谁说过耐得住寂寞的人一定会成功,来到悉尼这个大农村。所有人都想着,哦我出国了,真的不用像国内一样,每天早晨爬起来锻炼,早读。然后晚自习上到11点了。可是实际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的确我们有很多的假期,我们的上课时间是比中国短很多,但是最起码你不会为了化学一堆初三的东西全部转换成英语之后恨的抓耳挠腮。你不会为了英语课要自己学会制作电影,采访当地人而去烦恼。你也不会为了business课上大篇大篇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消费者与供货商之间的利益冲突而纠结。
最起码国内还都是中文,最起码你还能看懂。
上学期数学考试,一道5分的题,就因为我忘了sum是什么意思导致一分没有。不就是求和吗,你他妈换成plus能死啊?
东西
确切的说,这一部分应该是生活。
北京有的东西这边全都有,像什么冰红茶、康师傅、统一方便面、酸梅汤。的确你可以发现达能王子饼干和旺旺雪饼在中国超市。可是你不知道的,是所有的东西都会在它不起眼的数字后面乘以汇率6.5.所以这边一瓶冰红茶的价格在北京可以买一箱。一片西瓜的价格在北京可以买一整个。根本没什么好奇怪的。
上周我去超市,买了4个标准的酸奶,一包美极的汤料,一瓶像汇源果汁那么大的果汁,花了12块。也就是说接近人民币80。只是那么点东西啊。
生活在这边,自然少不了花钱买东西。有的人可以用父母给的零用钱去买lv、gucci.有的人省吃俭然后败家。形形色色的人大有人在。这也可以算在自制力方面吧,如果你控制能力不强,能经得起东西的诱惑吗。
有一个朋友,本来家里条件挺好的,家长给投资在这边开了理发店。生意不错,顾了很多员工。但是自从迷上了赌博还有毒品便再也不是过去的样子了。king corss那里,政府居然专门提供地方吸毒。而在ct最热闹的地方开的是赌场,里面年轻的中国人有不少,他原来是一个很本分的孩子,后来发展成不敢让人接近。理发店关门了,生意没了。也同样的欠了很多的赌债还不清。被黑社会找事儿。都是自找的。
另外一个人因为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现象太过严重,完全超过自己能力的情况下,买Bur包,跟父母找借口要钱,父母也不是什么大生意人,总是不明白钱为什么会花的那么快。
物质的确装扮了一个人外表,但是却毁了一个人的内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