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中国经济正向筑底企稳转变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出现的积极变化(上)

2012年10月19日10: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我国经济增速正在逐步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正由缓中趋稳到筑底企稳转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风险,未雨绸缪,沉着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我国经济增速正在逐步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正由缓中趋稳到筑底企稳转变。

这种转变在社会各界的普遍意料之中,也和大多数专家、机构、媒体的预测基本一致: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已经过去。GDP虽然已经连续7个季度增幅回落,但回落幅度在逐步收窄。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三季度比二季度只回落了0.2个百分点,而且7.7%的增速继续保持在年初确定的目标范围内。

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从主要指标季度变化来看,部分指标增长速度虽然在回落,但是回落幅度在收窄;一些指标增速在加快

仅仅看GDP还不足以说明中国经济已经筑底企稳,国家统计局及有关部门10月份以来发布的一系列数据也表明,中国经济在三季度筑底企稳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去年7月份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就开始逐步回落,三季度的增长速度是9.1%,比二季度增长速度回落了0.4个百分点,但回落的幅度比二季度收窄了1.7个百分点。 

稳定投资是当前我们稳增长的关键,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达到了20.5%,比上半年上升了0.1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而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也有所收窄。消费的稳定增长,将为国民经济提供持续稳定的增长动力。

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在三季度已经筑底企稳,而从月度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数据来看,几乎所有主要指标增长速度都在9月份呈现出加快的势头。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9.2%,比上个月增速回升了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为14.2%,比上个月回升了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强劲回升到9.9%,比上月回升了7.2个百分点,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另外,9月份全社会货运量也增长11.8%,回升2.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增速也有所回升。

同时,反映经济走势的经济预期指标开始回暖。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到49.8%,比8月份回升了0.6个百分点,而且这是从5月份以来首次回升;更为重要的是新订单指数明显回升,达到49.8%,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是6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原材料库存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表明企业去库存进程正在加快。9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到100.8,比上个月回升了1.4,表明消费者信心也正在逐步恢复。

从地区经济增长来看,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回升。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这些发达地区9月份的经济增速来看,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企稳回升。9月份,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1至9月份,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4%,增速比1至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而1至8月份比1至7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

此外,从大宗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来看,9月份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开始止跌企稳。9月份PPI虽然继续下降,但下降幅度比上个月收窄,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出现0.1%的上涨。这些都说明国内市场需求在9月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企业去库存化进程在加快,补充库存、增加采购的活动逐步恢复。

(责任编辑:王栋)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