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全民健身的距离--青岛市城阳区打造“15分钟健身圈”

2012年10月18日10:4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新华网青岛10月18日电(记者 吴俊宽)题:全民健身的距离——青岛市城阳区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全民健身距离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远?在青岛市城阳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5分钟的步行。

城阳区位于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北部新城区核心区,下辖8个街道、230个农村社区和16个城市社区,户籍人口48.1万,外来人口40万。“健身场地在身边”一直是城阳区规划建设体育设施遵循的基本原则。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避免“寸土寸金”的城市建设挤占群众公共健身空间?城阳区选择的方法是坚持全域布局、中心辐射,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建设模式,坚持区、街道、片区三级布局推进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用区委书记孙立杰的话说,“与其花大价钱建好看的体育场,不如在社区中多建基础健身场地,方便群众锻炼”。

2008年,城阳区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全区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对全区综合性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等进行了科学布局和合理定位,规划覆盖全区的“15分钟健身圈”——即无论市民居住在什么地方,在步行15分钟之内都能找到免费的高质量健身锻炼场所。

为保障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城阳区将群体工作全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区级财政预算、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坚决执行、严格考核。土地规划优先满足健身场地建设、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健身场地投入。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新建商住区达500亩以上的,必须配建带有400米塑胶跑道的综合性健身场所。覆盖范围达3000至5000户的旧村改造区、村落型社区等也要设置400米塑胶跑道并配套篮球等球类运动场所和健身器材设施。

(责任编辑:王昕)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