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08日09:15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坐在飞机上放眼英格兰,会发现遍布各地的城镇,其实主要都是用成片的森林和草地分割开来的。这些一环套一环的绿化带在英格兰多达6000平方英里,不仅是一道自然美景,更成为这个昔日“雾都”能够拥有清新空气的重要保证。但最近,英国却为了要不要继续保留这么多绿化带,朝野之间争得不可开交。在英格兰东北部的农业地区诺里奇,《环球时报》记者从当地招商引资部门官员的口中听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英国久久没能走出经济衰退,政府一直琢磨如何“刺激经济”,最近当局的目光就盯上了这些绿地,但没想到引发了一场争执不休的“要绿化还是要经济”的口水大战。
按照英国中央政府的想法,6000平方英里用来作为“绿化带”,实在“太浪费了”。要知道,很多英格兰的卫星城镇都需要扩张,而这些“绿化带”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然而,面对政府提出的主张,英格兰不少地区的老百姓都怒不可遏。不久前,《环球时报》记者在英格兰中部小镇巴特利采访时看到,不少当地老人集结在一起走上街头,声言誓死也不会将35英亩的绿化区域让给开发商建造500户新住房。
一些当地老人对记者说,他们明白英国目前还陷在经济衰退的泥潭里,而当政者也非常想通过建设新房等项目来带动就业,促进消费。但是,在他们看来,祖先们留下来的绿地不应变成新房,因为那就不再是英格兰了。
北到纽卡斯尔,南到伦敦周边的不少乡镇,“保卫绿化带”已经成为民间一致的声音。在英格兰各地的不少地方报纸上,这已经是这段时间公众热议的话题,而一旦有地方政府的官员出来为中央政府的政策想法辩解,就会有潮水般地民间讽刺和挖苦声袭面而来。一些伦敦的友人对记者说,“如果早上起来,推开大门,听不见清脆的鸟叫声,而是隆隆的铲土车作业声,你还想留在这样的英格兰吗?”不少网民也挖苦英国政府规划部门的官员说,这些“国家栋梁”是在“重塑英国的历史声誉,力争在世界面前再次打造‘雾都’,甚至是‘雾国’的形象”。
英格兰6000平方英里绿化带的去留问题,眼下已经变成了老百姓、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之间,矛盾对峙的政治问题。英国媒体调侃说,处理绿化带问题的复杂性,“比起森林间的枝叶还要稠密”。不过面对如潮的抱怨和反对,唐宁街首相府应该明白,多数老百姓宁愿接着过紧巴巴的苦日子,也不愿看到门前一棵棵大树和一片片绿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