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北海:在科学跨越中寻求转型发展

2012年09月20日10:26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北海市电子产业园区的现代化生产线
  张子量摄
北海市电子产业园区的现代化生产线
  张子量摄
有海的地方,总有波澜。
 
广西北海,北部湾畔,发展如潮,一波三折: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几度崛起;却在上世纪90年代因“房地产泡沫”破裂,陷入沉寂,默默复苏。
 
有海的地方,更有力量。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暗流汹涌,中国各地深受影响。北海何以恢复安澜?什么是新的增长点?成为地方执政者严峻的考验。同年,“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应势而出。
 
上下同欲者胜。经过干群努力,2012年上半年,北海的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有史以来第一次创下广西“四项第一”, 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0.1个百分点,呈现出“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的特点。
 
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表示,这是北海的巨大飞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三年跨越”补上工业化
 
摄影爱好者手中今夕对比的镜头,无声地彰显着“北海跨越”的成功。
 
昔日的一片海滩涂,变成今天前景广阔的深水港区;
 
昔日的一片旱坡地,变成今天生机勃勃的产业园区;
 
昔日的一片木薯地,变成今天塔罐林立的绿色工厂;
 
……
 
百姓的口碑,声声传播着对“北海跨越”的认可。
 
欧发伟,铁山港区兴港镇陂头村村民,是“北海变化”的见证者。据介绍,列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的诚德新材料项目有70%的占地面积在他们村里。“原来这些地方就是一片木薯地,今天变成了如此现代的厂区。”
 
更令村民高兴的是,不用“别妻离子”地外出打工,“家门口工作,既赚钱又顾家。”
 
然而,如今之变,北海却得来不易,走过不少弯路。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海因为“房地产热”暴得大名,大潮退去,留下了众多“半拉子”工程、巨额债务和无数的诉讼。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努力,主干道旁的“烂尾楼”直到2006年才基本消除,但经济一直在艰难地爬坡。到2008年,北海的GDP 为276.5亿元,人均GDP为1.76万元,财政收入27亿元,在当年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位居末位。
 
缺乏产业支撑,城市内生力不足,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是北海致命弱点。
 
北海决策者敏锐地发现,过去,北海的繁荣就主要寄望于外部力量的带动。当外部力量一旦撤出时,北海便沉寂了下来。
 
王小东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而产业的发展则是工业化的具体体现。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北海,必须补上工业化这一课。唯有在产业上寻求突破,夯实产业基础,加快产业发展,才能复兴北海。
 
2009年,机遇来了。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中央投资和重大产业布局向西部倾斜,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在加快实施,北海市作出准确判断,迅速抓住机遇,选定一批重点,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2010年初,北海市作出“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战略部署,确定了发展石化产业作为北海快速增强经济实力的突破口,做大做强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诚德新材料等一批临港产业项目,以这些重大产业为依托,经过“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与2008年相比,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番达到600亿元、财政收入翻两番达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撑起了北海产业发展的一片天空。
 
“北海机会”照亮西部
 
日前,深圳惠科电子集团与北海市签署合作协议,决定投资10亿元建设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项目建成后,从业人员规模超过8000名,综合年产值60亿元以上。
 
自北海新政以来,众多领军企业纷纷前来投资。
 
在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诚德新材料项目和中电北海产业园等三大支柱产业发轫的示范效应下,三年多来,知名企业接踵而来:中国电子旗下的长城计算机,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厂商台湾冠捷科技集团,世界第一大音频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三诺公司,著名数据存储类产品、系统和平台提供商朗科公司,富士康旗下的国钰电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的项目……
 
这是“北海机会”的感召。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可能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是,北海发展后劲十足。今年1至6月,北海工业用电量增幅达61%,比增幅排名第二的城市高出41个百分点,在广西14个城市中遥遥领先。
 
北海市供电局副总工程师麦青说,用电量的增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北海用电量的持续高速增长,表明北海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中重点培育的中石化北海炼化、诚德新材料及北海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内的一批重大项目对经济的拉动起到了明显效果。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海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产业分别完成产值160亿元、142亿元、3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业90%,合计贡献税收17.29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38.22%。
 
从众多经济先行指标中,众多企业嗅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下逆势而上的可能,纷纷加大投资。
 
目前,中石化北海炼化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的二期工程正在推进;投资188亿元的广西管道燃气(LNG)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诚德新材料二期已经建成,已启动三期投资70亿元的120万吨冷轧板项目;而北海电子工业园内的朗科、三诺项目厂房建设如火如荼,年内将实现设备安装调试,今年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450亿元,北海作为新崛起的北部湾乃至西部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地位进一步企稳。
 
从结构上说,北海的三次产业比例从2008年的25.5:34.9:39.6调整为目前的18.8:46.6:34.6,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0.6%。北海的经济结构已由昔日的“葫芦型”或“直线型”变身“榄核形”,显示出城市由农业向工业转化的快速步履。
 
王小东说,北海选择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有其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现实条件的特殊性,但北海强力推进项目、发展产业的努力,归根结底是努力补上工业化这一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某个角度,北海找到了发展的必然性,积极探索了一条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难题的科学发展路子。
 
在跨越中寻求转型
 
中石化北海炼化厂区,生产技术部科长陈彧带记者到含盐污水池旁,指着池里蹿动的小金鱼说:“这是我们养的”。
 
瞅着污水池里的清水,记者好奇地拧开阀门接了一瓶水,它看起来与原先装在瓶里的矿泉水几近相同。几米开外的在线监测显示屏上,晃动着一串数字:PH值,国标6-9,实时6.67;水中油,国标≤10,实时1.55;COD,国标≤120,实时33.47;氨氮≤50;实时5.66。陈彧解释说,公司对污水排放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污水处理后90%以上回收作为补充水循环使用。
 
据北海炼化新闻中心负责人刘志乾介绍,“企业仅环保投入就达5.6亿元,接近生产装置区建设投资额的10%。”
 
在参观许多公司的厂区后,记者发现,路树婆娑,绿草如茵,俨然成了“标配”。这正是北海在跨越中寻求转型的最好说明。
 
王小东说,北海谋划三年跨越之初,在补上工业化这一课的过程中,既要实现“量”的增长,更要体现“质”的提高;既要有若干产业的构建,更要体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避免重蹈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在跨越发展中同步实现发展转型。
 
北海人十分珍视良好的生态环境,认为这才是北海的优势和竞争力。在推进三年跨越发展工程中,北海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据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5.96%,空气质量多年来一直名列全国前茅,赢得了“氧吧城市”的美名。
 
工业产业发展势必带来征用土地问题。如何集约利用,是每个城市必然面对的难题。
 
“我们坚持项目用地与投资强度、产业强度、辐射强度相挂钩,集中有限土地向大项目、好项目、成熟度高的项目倾斜,对引进的每个项目在用地指标、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方面提高准入标准。”北海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主任沈平说。
 
以北海出口加工区为例,据统计,145.4公顷土地,实际土地开发率和供应率均为100%,土地使用率超过90%,建成率达到83.8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5495万元/公顷,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达到14320万元/公顷。同时,加工区鼓励入驻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向空中要效益,突破了土地面积的局限,较好地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广西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开发区。
 
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发展,夯实了北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北海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提供了坚实保障。北海市工信委主任黄忠东说,北海产业的后劲很足,连续三年多共计1800多亿元的投资积聚的效能正在释放,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尽管世界经济复苏不稳,风压正紧,北海却无惧挑战,奋桨扬帆。
 
北海市长周家斌说,这个曾跻身全国开放前沿的城市,将继续发挥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独特、开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真正担负起沿海开放城市引领和带动发展的重任,为把广西沿海发展成为新的一极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报记者 庞革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9月20日   第 06 版)
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外景
  张小明摄
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外景
  张小明摄
(责编:俊驰)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