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陕西省教育厅新闻发布会现场
海外网电(张允辉 解娜 郭雪妮)8月16日上午,“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召开,会上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郭立宏介绍了五年来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就。
据介绍,陕西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陕西一张亮丽的名片。并不断深化对省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把“科教强”作为建设西部强省的一项重要任务,确定了高等教育“稳定规模、提高质量、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两增强”和“两提高”)的总体目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科技贡献率和国内外影响力显著提升。
五年来,陕西省培养大学生148.9万,其中博士研究生1.48万,硕士研究生11.8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各项核心指标居全国第3—5位,12所高校进入国家“卓越人才培育培养计划”,居全国前列;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得到加强,3所高校进入国家“985工程”,8所高校进入“211工程”,有博士授权高校16所、硕士授权高校30所,国家重点学科126个,“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博士授权单位、硕士授权单位、优秀博士论文等数量分居全国2—5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分居全国3—4位。近5年来7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
在建设高教强省的具体工作中,陕西省委、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使高校办学条件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为引导高等学校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创一流, “十二五”期间,支持“985、211工程”7所高校13.5亿元,确保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支持7所省属教学研究型大学10.5亿元、4所地方特色大学2.24亿元,提升省属高校综合实力;支持6所国家级和10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带动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2012年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3项。
还将改革创新作为推进陕西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办学模式上,大力推动省部、省企、省市共建,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先后和教育部签署了共建西安交大、西北农林科大、陕师大、西安电子科大、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和延安大学协议;与国家统计局共建了西安财院;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了西安石油大学;省教育厅分别与榆林、安康、商洛共建榆林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推进了共建高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增强了学校发展的活力和后劲;目前已建设省属高校重点学科152个,在保障机制上,建立了“两免一补一承担”的高校食堂保障制度,向学校发放补助资金,推行“一元菜”、“免费汤”,省教育厅和华县、太白、泾阳等蔬菜基地开展“农校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行成本;建立“奖、贷、减、免、补”等资助政策,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问题影响学业。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多项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是陕西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并开展“放心上民校”活动,对招生简章和广告进行审核备案,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2011年全省高考录取率达到67%,较上年度提高了6.8个百分点。今年录取率预计达到全国平均录取率;还始终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重要位置,使大约50%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各种招聘会实现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