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新侨 中国科技创新生力军

2012年08月11日10:34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第四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开幕式10日在京举行。开幕式上,孙庚文等143名创新人才被授予“中国侨界贡献奖”。
 
义无反顾回中国
 
“关于回国,我周围有不少朋友表示不解。虽然对于我们这些放弃各种国外福利、正处于事业巅峰期回国效力的引进人才来说,目前国家还没有很健全的退休养老等福利保障政策,但我坚信国家既然有魄力推出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就不会让我们有后顾之忧,我的人生字典里已没有‘患得患失’这个词。”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特聘教授的陈依军曾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博士奖学金,曾经在美国一家著名跨国医药企业中工作7年,主持和参与多个新药的研发。不过,最终,他选择了回到中国,做他认为更有意义的工作。
 
8月10日,中国侨联主办的第四届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上,像陈依军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抢占发展制高点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现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出台一系列创新战略,加大创新投入,目的无非是力图保持科技前沿的领先地位,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中国侨联主席林军提出了自己的殷切希望,“希望大家潜下心来,将自身的科学追求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起来,紧紧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对国家发展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关键领域,力争取得有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贡献侨界的智慧和力量。”
 
事实上,在本届会议上受到表彰的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和创新团队中,有院士9人,博士以上学位的占91.6%,“千人计划”引进人才近1/3,获国家三项大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的有43人(49项)。54个创新团队共获专利3100余项,带动建立了25个产学研基地,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亿元,间接经济效益约4300余亿元,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尽全力提供保障
 
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了大批人才。而要留住人才,则需要软硬适宜的环境,需要友好温暖的氛围。
 
大部分新侨都是科技起家,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在的客观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马维野司长说,“30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知识产权是财产,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作为归国侨胞的“娘家”,中国侨联在服务这些归国人才上更是不遗余力。(本报记者 郑 兴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8月11日   第 03 版)
 
(责编:邹雅婷)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