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阳:上半年外贸增长8%来之不易 需爬三座大山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刘阳)17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2年上半年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外贸实现了8%的增长,虽然这个数字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比去年同期有比较大的回落。但是,8%的增长已经超过预期,来之不易。大家知道,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国出口就出现了增速的下滑,有人说是滑坡。到今年1月底,就滑到了谷底,之后从2月份开始慢慢往上爬,爬升到现在的水平,很不容易。有人说,这样一个爬坡过程需要越过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是外需严重不足。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迟迟不见明显回暖,美国增长乏力,欧盟持续萎缩,日本继续低迷,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同样不乐观。这样就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减少的。
第二座大山是成本的过快上升。去年企业普遍反映,我们出口成本上升过快。上升不是问题,问题是上升得太快了。有外资企业反映说,一年工资成本就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几,连续两年的上升,上升没有问题,但是不能上升得那么快、那么集中。这样有一些企业有了订单不敢接。今年以来的情况稍好一些,但是成本仍然过高,影响了部分企业部分商品出口的竞争力。
第三座大山是贸易环境的严峻。一方面,贸易摩擦增多,另一方面贸易风险加大。上半年我们共遭遇了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这一类的贸易救济调查40起,同比增长了38%,涉案金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6%。这些贸易救济调查既有发达国家发起的,也有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在贸易风险方面,我们有一个数据,1-5月份,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福建分公司受理了报损案件143起,增长了30%,报损金额将近3300万美元,这也增长了一倍多。其中,欧洲市场报损53起,增长了212%。
他说,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国务院及时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商务部和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大力落实,企业迎难而上,所以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是稳步爬坡,实现了9.2%的增长。尽管这样的增长比起前两年仍属低位运行,目前我们看到的数据,全球十大贸易体里面,我们的出口增长应该说是最快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增长是来之不易的。
更加来之不易的是,外贸出口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海关统计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至少有6个方面的结构调整见到了成效,一是出口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市场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其他市场占比又提高了1个百分点,达到了56%。二是区域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外贸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达到了12.4%。三是贸易方式结构有所改善,一般贸易占外贸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53%。四是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提高了0.5个百分点,达到了57.7%。与此同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显著下降,商务部重点监测的五大类两高一资商品出口量和出口同比分别下降10.4%、3.8%。同期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比重同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五是出口商品质量逐步回升,今年上半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召回中国产品比去年同期减少62次,同比下降了40.5%。我们从前年开始对非洲出口商品也在不断采取整顿措施,对非洲出口产品的质量也明显改善。我们前面讲了美国,这是对发达国家的,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质量也明显改善。六是品牌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势头。为什么说品牌产品出口呢?因为过去常说,中国出口低端的、没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其实这些年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逐步的变化。在第111届广交会上,参展品牌企业达到1489家,品牌展位已经占出口总展位的20%。我国培育的第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目前至少拥有自主品牌17000多个,比2011年底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