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讯 近期,中国南海风起云涌。从过去10多年南海油气资源开发情况来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海争议海区已进行了大规模开采,他们的油气钻井已超过1000多口。虽然中国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上落在后面,但我们仍有后发制人的机会和手段。中国旅美科协工程学会陈立强会长和黄灿光总工程师等爱国华人,与国内相关专家和企业家紧密合作,提出了尽快应用世界领先的“局部浮力海洋平台”技术,以及其它各祌成熟技术建设中国的海洋城市综合体,以确保南海的领土安全和油气等资源开发。
我国南海面积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在南沙、中沙和西沙群岛上立足的最大困难是当地风急浪高,岛礁面积小,缺少必要的生存和生产条件。以国际著名的奥雅纳(ARUP)工程公司亚洲区原桥梁总工程师黄灿光博士为首席发明人,陈立强高级工程师为共同发明人的《海上风电和海洋建筑物局部浮力海洋平台和浮式平台专利组合》,可广泛适用于海洋建筑、海上风电、海洋农场、人工码头、海洋人工岛机场,而且建设成本低廉、拥有可靠的电力供应、淡水供应、蔬菜供应和立体交通网络的人工岛和海洋平台,成为建设海洋城市综合体和开发海洋能源及资源可靠的平台基础设施。相对于填海造码头或填海造人工岛,这种海洋平台基础工程造价节省约20%至30%或更多,工期可缩短一半以上。
当前,我们一方面需要在南海主权问题上据理力争,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形成自主的开发能力。在吸收和借鉴国际著名城市综合开发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以黄灿光和陈立强为核心的专家团队提出在近海、浅海、海岛,或离沿海城市海岸200米至1公里的距离、水深6米至18米左右的海域,采用海洋建筑物平台,以通道作为陆海交通体系、集合海洋城市园林设计、海洋能源、海洋农业等高科技,将生活与生产、商业与文化娱乐、旅游等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研发和知识服务等集合为一体,打造出新的城市和地标。
有专家指出,影响世界发展的10大科技发明中,未来的海洋移民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海外专家学者提出的“局部浮力海洋平台技术”则具有世界领先的水平。“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8月29日袭击美国南部后,新奥尔良市的重建工作之所以推迟至今,就是因为来自全球的建筑师仍在为其重建出谋划策。在他们的方案中,名为“诺亚方舟”的建筑设计最受青睐。由于新奥尔良是一座地势低于海平面的城市,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袭,因此,新的2.8平方公里的“浮城”地基可以浮动,居民生活在这个超级生态系统中,足不出城,便可在其中度过一生。建议的中国海洋城市带有3000多公里长,约0.5万平方公里海域上的80多个海洋城市,可容纳大量的内陆人口,其海洋产业链和知识服务业,将会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新的重大推动作用。
另外,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外资加工产业的逐步形成,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成为国外企业的海外“飞地”,开始了我国发展“飞地经济”的实践。近年来“飞地经济”新模式由沿海经济特区逐步推向其它城市,先后在国内福州、成都、广东、重庆、海口等一些地方得到了初步发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专家认为,海南省新设立的三沙市也可以借发展“飞地经济”,实现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布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节约土地使用,达到统筹发展的目的。
2012年2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了对该海洋平台专利组合的专家评审会。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汪顺亭,龙源电力集团总工程师杨校生,国家海洋局海岛司吕彩霞司长等十多位专家在北京听取了专利发明人的汇报后,一致认为该海洋平台专利组合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邹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