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 邹雅婷)“在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之际,这是海外爱国侨胞献给祖国的一份礼物。” 中国旅美科协工程学会会长陈立强这样向记者介绍中国海洋城市综合体项目。
据悉,以国际顶尖工程公司奥雅纳(ARUP)亚洲区原桥梁总工程师黄灿光博士为首席发明人,专家级高级工程师陈立强为共同发明人的《海上风电和海洋建筑物局部浮力海洋平台和浮式平台专利组合》,可广泛适用于海洋建筑、海上风电、海洋农场、人工码头、海洋人工岛机场,建设建筑成本低廉、拥有可靠的电力供应、淡水供应、蔬菜供应和立体交通网络的人工岛和海洋平台,成为开发海洋世界方便可靠的海洋平台基础设施。相对于填海造码头或填海造人工岛,这种海洋平台基础工程造价节省约20%至30%或更多,工期可缩短一半以上。
2012年2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了对该专利组合的专家评审会。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汪顺亭,龙源电力集团总工程师杨校生,国家海洋局海岛司吕彩霞司长等十多位专家在听取了专利发明人的汇报后,一致认定该海洋平台专利组合为世界领先的集成创新成果,拥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吸收借鉴了国际著名城市综合体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以黄灿光和陈立强为核心的专家团队提出在离香港等城市海岸(戓海岛)200米至1公里的距离、水深6米至18米左右的海域,应用本发明的海洋建筑物平台,建设世界首创的海洋城市综合体。该项目以通道树型陆海交通体系、海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海洋农业、海洋能源、高科技和海洋技术集成设施、地标式海洋城市建筑等要素集成创新设计,将商业、酒店、商务、居住、出行、文化娱乐、休憩及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和知识服务等集合为一体,建设多功能复合型的高度集约式复合海洋建筑群和海洋大广场, 打造城市新地标。
“海洋城市综合体项目是中华民族首创、领先世界的,如在香港建设,将短期大幅增加香港写字楼和住宅及公寓供应,解决当地房屋紧缺的难题,并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产生深远影响。”陈立强说,“我希望该项目能尽早获得审批通过并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