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探访宗教之旅①

寻古探幽灵光寺

本报记者 严 冰

2012年06月19日10:39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北京八大处灵光寺

开栏的话

文化与精神的遗存,实为人间的玉色风景,值得我们辩证地传承并正确地弘扬。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重要的社会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中国的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和睦相处,共行善举,团结凝聚起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13.9万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6万人,宗教团体55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110多所。

为帮助读者全面、系统、透彻地了解中国的宗教场所,本报开辟“探访宗教之旅”专栏,对中国五大全国性主要宗教的一些代表性场所进行系列独家深入采访、探幽发微、剖古述今,展示寺观教堂异彩纷呈的风貌和中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现状,以飨读者。

现存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只有两颗,一颗在斯里兰卡,另一颗就在北京八大处公园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内。2012年6月4日下午,柬埔寨佛牙舍利朝拜团来到北京灵光寺拜谒常藏法师并参拜佛牙舍利。2012年5月12日上午9时,伴随清彻、悠扬的佛乐,灵光寺佛牙舍利塔今年首次对外开放庄严启幕。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灵光寺定于2012年5月12日至5月31日、9月21日至10月10日对外开放佛牙舍利塔共40天,祈愿国泰民安、佛法昌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初识灵光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我对八大处的记忆源于第八处——建于唐代的正果寺后院,一座形如宝瓶的青石门上,“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十个红字楹联分列两旁。为什么对这几个字印象如此深刻?源于儿时看过的一部反特影片,特务接头的暗号就是这十个字。从台湾来的特务悠悠地甩出前半句:“曲径通幽处”,大陆接应的特务紧接上后半句:“禅房花木深”,两人狡黠的表情配上古诗的神秘幽深色彩,营造出迷离的氛围,让我在30多年后依然印象深刻。唐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1000多年后被用于接头暗号,恐怕是先人始料不及的。

一边是蜿蜒的溪流,一边是连绵的群山,灵光寺就坐落在北京西山八大处二处面对城市的山坡上。我与灵光寺之缘起于总编辑的策划——“探访宗教之旅”,而我恰在灵光寺山脚下脱产学习。“六一”儿童节这天,我起个大早,清晨6时便随着早起的香客们走进了这座寺庙。

布谷声声中,一边吟诵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边步入八大处山门,只见一棵大槐树,枝繁叶茂,名曰“许愿树”,上面缠满了红布条。左拐,一座石桥,仰望,但见一座古刹,巍峨庄严,一座古塔,高耸入云。几位僧人正在手握佛珠,口诵佛号,绕塔修行。在许愿还愿台上,我看到“痴爱贪嗔骄奢淫逸酿成滔天浩劫,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唤回大地祥和”的楹联,颇感震撼,思之历史,联想现实,更感振聋发聩。初识灵光寺,我没有拜会师父,只是先认个门。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