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中国造出世界最快高寒动车组

设计时速350公里 具备零下40度到零上40度之间的运行能力

2012年05月31日17:32    来源:海外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海外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严冰)今天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目前世界上设计时速最高的高寒动车组——CRH380B型动车组近日将完成试验。具备零下40度到零上40度之间的运行能力,成为我国目前惟一能从哈尔滨直抵深圳、贯穿南北的高速动车组。
 
将用于哈(尔滨)大(连)高铁
 
201米长、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宛如飞奔的猎豹在零下40度的皑皑雪原上飞奔将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晶告诉本报记者,她能将列车飞奔刮起的凛冽狂风和漫天飞舞的暴雪拦截在车外,能让车内乘客在温暖舒适的客室内通过“减速”玻璃欣赏窗外的雪原风光,能够阻止列车中的洗手池、厕所等用水凝结成冰,能够确保列车高速运行时材料、结构、控制系统均充分适应极度低温环境。
 
这将是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为即将通车的哈(尔滨)大(连)高铁特制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呈现出的卓越性能。这些性能的取得,需要长客股份公司从列车研发的分析论证、材质选择、列车制造和低温试验等环节充分考虑其低温适应性。
 
长客股份公司为哈大高铁的惟一车辆提供者,将提供40列价值达80亿元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近日将完成在郑(州)西(安)高铁的型式试验,将用于哈(尔滨)大(连)高铁。
 
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长客公司总工程师赵明花表示,2010年长客股份公司决定启动时速350公里高寒动车组的研制时,我国的动车组只能适应零下25度到零上40度之间的环境,世界上仅有运行于北欧和俄罗斯的三条高寒高铁。这三条线路最长不到700公里;即便是运行速度最高的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游隼号”高寒高铁,其以250公里的最高时速运行的持续时间也不到20分钟。得知中国要发展高寒高铁的消息后,这三条线路高寒动车组的开发商通过申请专利、加大保密等方式,防备高寒动车组技术被中国模仿或复制。再加上此前一年“欧洲之星”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时发生的“冻僵”梦魇还近在眼前,并不断提示全球的轨道车辆制造者们,高寒动车组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传统的中国普通客车中,冬季软卧车厢温度指标为20度,软座和硬卧车为18度,硬座车厢只有16度,实际上车厢内温度经常不均匀,车门、车厢连接处气温偏低。在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中,长客股份公司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标准,并结合中国人体适应温度的特征以及中国人均散热低于西方人的特点,确定了高寒动车组的热工设计参数并将车厢温度为人体最佳适应温度——22度。
 
惟一能从哈尔滨直抵深圳、贯穿南北
 
高寒动车组面临的最大难题并非临近零下40度的极限低温环境,而是暖湿气流交换之际产生的“冷凝水陷阱”。特别是列车在零下10度到零上10度之间的暖湿气流交换运营时,列车从0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进入36度的暖库时。
 
列车从冰冻环境瞬时进入湿热环境,暖湿气流与低温车体相遇,除了车体下部的细小冰块会融化外,车体设备以及管路之间还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的产生则可能导致电气原件发生短路或损坏,影响列车运行。这对高度智能化的高速动车组来说,影响更为显著,“欧洲之星”屡屡发生的“冻僵”故障大多源于这一原因。
 
尽管中国高寒动车组的研制方向为哈大高寒高铁,但由于其具备零下40度到零上40度之间的运行能力,使得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也是我国目前惟一能从哈尔滨直抵深圳、贯穿南北的高速动车组。
 
高速列车本身就是一个高科技的系统工程,设计制造高寒高速列车更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高寒高速列车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集成,涵盖了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力电子、材料、自动控制、流体力学、车辆动力学和牵引传动、制动及车辆与沿线的环境控制等多学科、多专业,是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和制造产业创新能力、综合国力以及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之一。CRH380B 型高寒高速列车在实际运行中持续运营速度将达到300公里,以此为标志,中国铁路将站在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前沿。
 
(责编:邹雅婷)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