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警惕西方“新干涉主义”的蔓延 

2012年03月19日15:0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一年前的3月19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发动了名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以武力方式推翻了卡扎菲政权。这场战争成为西方国家强行武力介入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一个新“范例”,“新干涉主义”成为笼罩在国际关系中挥之不去的一块阴云。

“新干涉主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与以赤裸裸的武装侵略、军事颠覆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干涉主义相比,“新干涉主义”披着合法的外衣,抢占所谓道义制高点,为其干涉行动“正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借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设立禁飞区之名,打着“维护人道主义”和“保护平民”的旗号,通过武力干涉颠覆了卡扎菲政权。可以说,利比亚是西方“新干涉主义”的试验场。

令世人不安的是,西方大有继续推行“新干涉主义”势头。人们注意到,西方国家已经将叙利亚列为继利比亚之后的又一个目标,试图将“利比亚模式”复制于叙利亚。

其实,所谓“民主”“自由”,只是西方“新干涉主义”的一个幌子。“老干涉主义”也好,“新干涉主义”也罢,就其本身而言,两者没有本质性区别,都是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目的是维护西方的战略利益,唯一的区别在于后者更具迷惑性。

无论西方怎么狡辩,都无法抹去“新干涉主义”给当事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在利比亚,除战争造成两万多人死亡外,至今仍有数万人流离失所,5000多个大小武装组织各自为战,政治和经济重建进程举步维艰,分离主义更是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统一。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对那些打着人权旗号发动战争的干涉者们绝妙的讽刺吗?

“新干涉主义”在国际上也不得人心。《联合国宪章》强调主权平等、反对武力干涉一国内政原则。这样的原则立场符合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特别是广大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叙利亚之友”在其最近一份声明中明确宣布“反对任何形式的军事干涉”,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潮流。“新干涉主义”不仅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相违背,而且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因此,对“新干涉主义”的蔓延要时刻保持警惕。(新华社记者 辛俭强)

(责任编辑:赵磊)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