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国内首个空港“文化保税区”在北京奠基

2012年03月12日15:16    来源:海外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赵少华、鲁炜、程红、侯湘华等为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奠基。朱洪宇摄
 
海外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潘笑天)11日,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在临近首都机场的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奠基。这是中国首个依托空港保税区建设的“文化保税区”,也是文化部确定的首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之一。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出席仪式并讲话,并同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侯湘华一起为基地揭牌。
 
作为文化部和北京市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由歌华集团与天竺综保区管委会联合运作。中心在保税区内以园中园的形式建立,将为国内外文化产品、文化项目提供展示、推介、交易、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整个项目规划用地26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15年全部建成并运营,年营业额将超过500亿元。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完善、市场辐射力最强的文化保税区,为北京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推动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赵少华表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落户北京,是基于北京是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首善之区,具有政策、市场、产业条件优越,区位、功能、人才优势明显,文化资源丰富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等有利基础,基于这一北京国际文化贸易的服务支持体系,必将有力助推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目标。文化部将以基地挂牌为契机,与北京市委市政府携手努力,从政策扶持、机制保障、信息咨询、人才培养、渠道搭建和加强服务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支持和指导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推动其早日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和示范区。
 
鲁炜在讲话中要求,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政策资源和品牌优势,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作、高效率服务,以世界一流标准统筹文化贸易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使其能够代表首都水平、体现国家水平、引领世界水平。
 
“这是一个机制的创新和重大利好。”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总经理李丹阳告诉记者,“过去,综合保税区更多为工贸企业提供便利,而今,优惠政策嫁接文化产业,国家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将减少文化企业的运营成本,对文化产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保税区”将国际贸易中针对普通商品的保税政策及通行做法运用在文化贸易领域,并根据文化产品的特点进行创新,形成适应文化产品和文化对外贸易的专门保税形态。
 
(责任编辑:邹雅婷)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