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王昭)在今年的两会上,医疗改革依然是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孙南雄对记者指出,目前医改把重点落在了降低药费上,这就错了。药不是越便宜越好,便宜药副作用大,容易产生耐药性。医改要解决的,是顶层建设问题,比如医保的钱从哪里来、怎么花等等。
孙南雄建议,医保的钱可以由4个部分构成:个人、雇用单位、政府,以及作为补充的商业保险。这些钱要覆盖80%至90%的常见病,保障外伤和癌症之类疑难杂症的治疗。如果发生流行病,费用要由公共卫生支出另行支付。
至于钱怎么花,孙南雄建议,治病应该按病种收费,医院不能乱收。政府要制订出一个收费指数,规定治某种病该花多少钱,按照现在的技术,这个费用不难算出来。如果收费高出指数,医院要给出理由,给不出理由的,高出部分医院自己负责。
孙南雄还指出,民众应该树立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观念,从18岁开始,从收入中抽出一部分钱用于投保。这需要政府从教育和管理上加以引导。此外,人们要扭转看病只去大医院的习惯。看病应该先去社区医院,如果是疑难杂症,再去大型或专科医院,这就减轻了大医院的负担。当然,要做好这样的分诊,又需要对医疗体系进行很好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