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二月二龙抬头"与星辰运行和农业节气有关

2012年02月23日17:2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新华网南京2月23日电(记者蔡玉高、蒋芳)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而龙年的“龙抬头”更加备受关注。“龙抬头”的来历是什么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其实“二月二龙抬头”与古代星辰运行、农业节气有关。
 
王思潮说,古代人们曾认为太阳在运动,地球是不动的。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把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周年运动轨迹称为黄道,再利用某些恒星把这个圆分为二十八个等分,形成28个区间,称为二十八宿。把这28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分,每个方位便有七个宿。对这二十八宿,古人都给它们起了名字。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象征龙的头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是龙的胸,房宿是龙的腹,心宿是龙的心,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
 
“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至农历二月初前后,黄昏来临前后,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仍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有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王思潮说。
 
除了与星辰运行有关,“二月二龙抬头”还与农业节气相关。王思潮告诉记者,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祥瑞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风调雨顺。
 
据了解,民间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之说,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字。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责任编辑:李志伟、知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