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苹果被“咬”,侵权要埋单

2012年02月07日11:18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吴睿鸫
 
有媒体近日报道,如果苹果侵权事实成立,或将面临过百亿罚单。媒体披露仅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开出的罚单即高达2.4亿元人民币。(2月6日《广州日报》)
 
苹果商标涉嫌侵权,要追溯到2000年。当时,台北唯冠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iPad商标。同年,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国大陆注册了iPad商标,当时苹果公司还没有推出iPad平板电脑。2009年,台北唯冠将其拥有的iPad全球商标权以3.5万英镑的价格转让给苹果,但不包括深圳唯冠。
 
在两家公司利益矛盾不可调和的背景下,苹果公司和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将深圳唯冠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归还商标专用权,结果,苹果公司输了一审,深圳唯冠获得胜诉,这意味着苹果公司不仅可能面临天价罚单,而且也有可能失去在中国大陆的iPad商标权,必须“改名换姓”。
 
实际上,苹果无论是前些时候从思科公司巧夺iPhone,还是更早前夺得iOS,均是通过司法诉讼得到了想要的商标权。现如今,在中国的这个官司开打的同时,苹果和三星、HTC等企业也正在十个国家打着20多场官司。正是因为苹果依靠美国国内的知识产权法疯狂地“咬”对手,才逐步打造成首屈一指的全球“手机帝国”。
 
商标是品牌的内核,也是无形资产的重要构成要件,它能给企业较长时间内带来超额利润,因此,被人们称为“永动的印钞机”。苹果被深圳唯冠科技“咬”,为我国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以及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利益提供了可贵的标本。
 
(责任编辑:邹雅婷)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