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2月2日电(记者 陈振凯) 2月1日晚,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承办的“中华诗词吟唱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等领导和嘉宾一同观赏。
吟诵,是中华诗词的一个优秀传统。近代以来吟诵逐渐衰微,并有消亡的危险。它已引起文化界的关注,特别需要抢救和培育这一古老的文化生态。
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陈毅的《梅岭三章》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诗词被一一吟诵。诗词家、表演艺术家、歌唱家或放声高歌,或低吟浅唱,声情并茂地把既豪放又婉约,既深邃又空灵的中华诗词艺术,表达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观众享受到一场中华诗词的艺术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年近90高龄的诗词名家叶嘉莹女士专程从天津赶来,吟诵了自己的作品。这位饮誉海内外的诗词名家,一生致力于中华诗词研究、创作与传播,同时也是一位诗词吟诵高手,年仅4岁时即随父亲吟诵李白的《长干行》。不少观众第一次享受到诗词吟诵带来的愉悦与快乐,同时亦被叶女士的诗词情怀深深感染。
吟唱会上,孩子们的节目特别引人注目。《心灵对话》是北京人大附中于树泉和金豆豆的师生唱和作品,反映了老师激励学生,学生回报老师的感人故事。人大附中合唱团的60位学生集体演唱了这两首七律作品。师生之间一唱一和,一字一句,一声一调,感人肺腑。北京实验二小的23名小学生用稚嫩的童声为观众演唱了《明日歌》和《登鹳雀楼》。从孩子们的深情演唱中,观众感受到了诗词文化在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一代真善美品格的特殊作用。
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诗词界代表和中小学生等近四百人欣赏了演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