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

 

 

“雪龙”号厨师: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把饭做好

2011年11月07日08:5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新华网“雪龙”号11月6日电,目前正在南极执行任务的中国科考船“雪龙”号搭载着100余名科考队员,这些人的一日三餐,全靠包大厨和其他4位厨师张罗。

    53岁的包大厨名叫包志相,今年是他第14次去南极。上世纪90年代刚到“雪龙”号工作时,包大厨还是一个年轻小伙。近20年过去,如今的他已是两鬓花白。

    每天早上5点半,包大厨就和其他厨师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洗菜、切菜、配菜、炒菜,早饭、午饭、晚饭、夜宵,每天周而复始,休息的时间很有限。

    身为大厨,包志相操心的地方自然比别人多,比如让每天的菜谱不重样,确保食物安全以及厨房的干净整洁。

    这两天,“雪龙”号遇到大约1.5米高的涌浪,船身时常颠簸。虽然摇晃得并不厉害,但有的队员还是有些晕船,胃口大不如前。

    “到食堂吃饭的人少了,”包大厨有些担心地说。

    “您整天在厨房忙碌,就不晕船吗?”记者问。

    “我要是晕船了,你们吃什么?”包大厨笑着反问,“过‘西风带’的时候,我们就一只手扶着桌子,一只手做饭。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把饭做好。”

    最让这位大厨“挠头”的是“雪龙”号上的绿叶菜保鲜时间有限。多年经验表明,当船航行到一定阶段时,绿叶菜就“放不住”了,只剩下土豆、洋葱等少数几种比较容易保存的蔬菜。然而,即便食材变得单调,包大厨还是要绞尽脑汁“变出点花样”,尽可能让科考队员有食欲。

    “他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地照顾着队员们的饮食。”首次去南极的厨师李顶文说,无论厨房里的活多重,包大厨都坚持做到每天两次清扫,有时候甚至三次,为的就是确保饮食安全。

    常年在外,包大厨说,他已经忘记了在家过年的滋味,“家里的亲人都有意见了”。虽然“每逢佳节倍思亲”,可繁忙的工作让他只能把想念放在心里。“我们得给队员们准备好年夜饭。三十吃什么,初一吃什么,都不能重样”。

    对于包大厨来说,没有什么比队员们吃饱吃好更让他欣慰。他总是把“不重样”挂在嘴边,总是担心队员没了胃口。

    “我做的就是这份工作,需要我,我就来,”不善言辞的包大厨如此简单地解释先后14次去南极的原因。他用最质朴的语言,给“南极精神”作了最深刻的诠释。(黄小希)
(责任编辑:罗俊)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