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

 

 

大宗商品价格频坐“过山车”预示实体经济不确定性

2011年11月04日14:00    来源:《新华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随着希腊宣布将就最新达成的救助计划进行全民公投,大宗商品市场因乐观情绪推动的“峰会行情”也峰回路转。而在过去的一个月,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快速下挫后的大幅反弹。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复震荡预示实体经济依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未来如何防止非常难以预测、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的“黑天鹅”事件频现,确保经济增长,考验着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抉择。

  大宗商品坐上“过山车”

  受希腊公投影响,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金融市场反应剧烈,国际市场上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一度大幅收跌,而受到2日中国股市拉升的提振,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大幅拉升,国内市场商品期货价格受影响则纷纷低开,尾盘微幅上扬则更多受到股市上行的带动。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波动较大,但大宗商品的走势依然更多反映了实体经济的状况。实际上,与危机后两年市场更多关注流动性单一因素不同,进入2011年,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债务危机显现都凸显了远为复杂的市场环境。

  “从年初以来,市场走势大体可用‘空袭’三部曲来概括。”光大期货研究所负责人叶燕武认为,上半年市场的主导因素是以“中国紧缩”,加上美国经济下滑为导火索的“二次探底”担忧,三季度则是以欧债危机卷土重来以及美联储推出“扭转操作”终止增量版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为代表的“欧元区崩溃论”,而近期则交织着由民间借贷引出的“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担忧。

  债务危机仍有隐忧

  尽管欧盟峰会达成协议为欧债危机的解决迈出了关键一步,在业内人士看来,希腊宣布进行公投显然进一步增加了欧债危机出现反复的可能性。

  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东亮指出,欧盟峰会达成的协议基本解决了希腊的债务问题,但市场的焦点正转移到意大利。未来12个月,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五国”将有接近8000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其中意大利就有4500亿美元左右规模的债务到期,而按照目前的方案,欧洲稳定基金以杠杆的方式扩大到1万亿欧元,如果杠杆设为3-4倍,实际的救助规模将只有约3500亿-4000亿美元,这一规模也许只能覆盖意大利的到期债务。

  而作为主要经济体中目前唯一表现超预期的美国,市场对其增长持续性仍存疑。美国商务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占美国经济总量近70%的消费者支出表现靓丽,9月份美国市场消费开支环比增长0.6%,远高于市场的预期,整个三季度消费支出攀升2.4%,同时企业投资支出以及出口也为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经济改善的迹象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疲软,企业的库存指标增幅亦大幅放缓,表明企业对未来前景仍不乐观,依然只愿意将库存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美国是否真正超预期表现仍有待四季度进一步观察。”刘东亮指出。

  价格持续下挫反映实体需求放缓

  澳新银行大宗商品研究亚洲总监诸蜀宁表示,从9月份来,大宗商品市场的下挫不仅表现在交易所上市的期货类商品上,铁矿石、煤炭等现货市场主导的商品价格亦持续下挫。“现货市场交易的铁矿石等商品受金融炒作的影响较小,其价格的持续下挫更能反映出实体需求的放缓。”诸蜀宁说。

  来自联合金属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品位在63%的印度进口铁矿石到岸价已下降到每吨133美元附近,相对于9月初的190美元高位大幅回落了30%。

  “市场更多是希望大宗商品价格维持稳定,如果上涨太快,通胀压力将较大;而如果跌势过猛,市场信心也会受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说。

  在众多分析机构看来,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迹象已逐渐显现。但深陷债务危机的地区面临更多的困境。“危机的真正原因在于增长不足。”瑞银的经济学家发布报告认为,债务过多、政府应对犹豫不决导致信心下滑并非目前困局的真正根源,实际上,只有偿还债务所需要的收入增长不足时,债务过多才会成为问题。

  如何保持增长仍在考验政策抉择的智慧。刘东亮认为,欧洲地区走出困境还有待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