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留學需求逐年上升,青島各種留學中介、分設機構以及留學咨詢公司比比皆是,良莠不齊。18日,青島市消保委發布消費警示,留學找中介要查看“一書一照”,青島僅有14家有資質的留學中介。
青島市消保委的工作人員介紹,留學中介屬於特許經營行業,從業機構必須具有教育部頒發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資格認定書》以及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據了解,目前全國具備“一書一照”的留學中介機構共有400余家,青島僅有14家。消費者查驗營業執照時,還要細看注冊地點和經營地點是否一致,經營范圍是否含有“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項目。
能夠招收留學生的海外院校龐雜眾多,辦學資質、教育質量以及能夠為留學生提供的服務也千差萬別,消費者在選擇留學國家和學校時,應提前核實國外就讀學校的資質情況,了解中介機構是否與該學校簽署了有效的合作協議。消費者可通過登錄我國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http://www.jsj.edu.cn/)查看教育部公布的經資格認定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法定代表人、辦公地址等核心資質情況,該網站上的名單會定期審核更新。
消費者在與留學中介簽訂合同時,首先要將涉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做出明確、清晰、合理的規定﹔其次,還應注意合同中署名的留學中介機構名稱是否與其“資格認定書”上的名稱相符,有無關於退費的規定,中介方面的簽署人是否有其法人代表的委托書﹔此外,對於中介機構在合同以外的承諾,要將內容書面化,避免其事后逃避責任。
消費者在辦理留學過程中,應當及時地掌握我國及其他國家對於出國相應政策的調整,如我國教育部發布的留學預警等。在遞交成績單等申請材料時,消費者要務必保証各項材料的真實性,如果不具備所需條件,請結合自身條件選擇學校或者重新定位是否選擇出國留學,千萬不要造假,否則后果隻能自行承擔。
留學需防四大陷阱
陷阱一:虛假承諾,難以兌現
有些機構承諾學生在語言學校學滿兩年,取得証書后就“確保”進入知名高等學校,拿到國際承認的大學畢業証書。但事實上,正規的大學尤其是名牌大學都需要層層考核,並非讀完語言學校就可直接升入。
陷阱二:夸大宣傳,不實告知
有些留學機構不如實介紹情況,不全面告知消費者有關教學質量、生活費用、生活保障、學歷文憑認可程度等信息,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
陷阱三:霸王條款,推卸責任
目前,很多留學中介使用不規范留學合同,合同條款中隻給消費者規定了種種的義務,而對中介自己應當承擔什麼樣責任則是避重就輕,合同內容單方面有利顯失公平,一旦發生糾紛時便於逃避法律責任。利用“霸王條款”進行欺騙欺詐,損害留學當事人利益。
陷阱四:巧立名目,違規收費
很多留學中介抓住家長省錢的心理,打出了“零中介費”的旗號,然而一旦簽約,他們會以各種理由讓學生繳納其他費用。也有部分留學中介在收費問題上含糊其辭,不一次性介紹整個過程的收費情況,而是分階段設立新收費名目,如測試費、翻譯費等。提供的收據或者發票不正規,尤其是那些挂靠合作的中介,很有可能拿不正規的收據來收款。(記者 曹思揚 通訊員 趙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