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的生育率自2003年后上升,但其實近30年,生育率有起有跌,當中涉及單身一族增加、遲婚、離婚率上升等多個主要因素。然而,近年香港男性北上擇偶愈趨普遍,令其內地妻在港生子數量增加,成為近年生育率回升的主因。
婚姻能夠增加女性生育的機會,但不少人仍享受單身的樂趣。據香港統計處數據顯示,40歲至44歲的女性人口中,未婚女性的百分比由1981年的3%上升至2011年的17%,這是令香港生育率下降的其中一個主因。
此外,遲婚的情況明顯加劇,縮短女性的生育年齡,初婚年齡中位數增加了5歲,由1981年的23.9歲上升至2011年的28.9歲。遲婚會令分娩數目下降,誕下第3胎及以上的比率,由1981年的23%跌至2011年的9%,下跌了14%。
另外,在1981年,90%的第一次分娩,是於婚后首3年,但在2011年隻有70%,這亦會令最終生育數字下降。而離婚率也由1981年每千名人口計算的0.4上升至2011年的2.77,同樣會影響出生數字。
近年內地女性在港產子的數目不斷增加,其中“單非”(夫妻一方非港人)孕婦所生嬰兒是包含在香港生育率內,對比30年前,香港男性北上擇偶愈來愈普遍,令“單非”嬰數目由2001年的7190名上升至2005年的9879名,其后下降至2011年的6110名,不過數字仍比以往高。
(責任編輯: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