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沒有草根氣息的畫面,讓人失去了閱讀的樂趣,既不可親,也無法贏得讀者內心的認同。 |
“擺拍”就是造假,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原則。
11月17日,《今日早報》在頭版刊登一幅擺拍的“哨所女兵學習十八大精神”照片,在微博上被廣為傳播,引發網友“抵制擺拍”。隨后,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圖片新聞中心對此事表示歉意,並對值班編輯做了處分。
看著這樣的照片,相信很多人會有時空穿越之感。如此“導演”場景拼湊畫面的做法,在這自媒體時代竟然還會出現,並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報紙的頭版上。
一般人簡直無法理解,一群女兵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看,即便看起來手中的報紙錯亂一些,難道就不能展現學習場景?換個問題即是——是形式重要還是實質重要?
這種“擺拍”思維,也許拍攝者只是很“單純”地想讓畫面變得好看一些,他們對事物原本的面目沒有信心,總以為隻有“導演”過的畫面才具備“美感”,總以為民眾的自發生活太“亂”,用於畫面展現的總要精心策劃一番,卻不知這樣的舉動,就是在造假,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原則。這些沒有草根氣息的畫面,讓人失去了閱讀的樂趣,既不可親,也無法贏得讀者內心的認同。
這樣一個照片,攝影是擺拍的,編輯部也應該很容易看出是擺拍的,但為何不願意放棄?我想,可能是考慮到這是有關十八大的宣傳,題材重大,別人看出來了大約也不敢“說三道四”。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用新聞人的職業道德、專業素養來看,這顯然是對新聞當事人和廣大讀者的不尊重﹔十八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反對“形式主義”,用一幅擺拍的照片來反映這樣的主題,本身就有違十八大精神,與“求真務實”背道而馳。
接下來的時間裡,全國各地都將組織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在開展這些活動時,希望都能以“擺拍”為鏡鑒,多些踏踏實實,少些弄虛作假,向形式主義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