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蘇蔡謝三人爭兩岸主導權 互動微妙

2012年11月19日13:27    來源:中國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本周三“中常會”將討論“中國事務委員會”組織架構,黨主席蘇貞昌開始有動作。媒體報道蘇透過幕僚詢問蔡英文,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意願,隨即遭到蔡辦反駁。香港中評社發表評論觀察指出,此動作被解讀是要分化蔡謝之間的合作默契,也突顯了蘇、謝、蔡三方,正在兩岸議題上搶奪主導權。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中常會”訂於周三要討論“委員會”架構和組成,之前冷處理兩岸議題的蘇貞昌突然親自點燃新一波“兩岸熱”。一方面,因為新形勢機不可失﹔另一方面也希望以黨立場主導兩岸議題,蘇不願在謝登陸之后,又被蔡搶先一步,失去兩岸議題的主導權。

謝長廷在上周“中常會”就和游錫?有一番辯論,為“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立開了第一槍,謝游兩人都點出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與2007年的“正常國家決議文”,雖雙方論述不同,也互有質疑,但也再度讓謝長廷凸顯了優勢。

黨內部份人士認為討論兩岸論述,不需動到黨綱、黨章與決議文,但謝直指核心,在“中常會”臨時動議時,要求黨針3個決議文,包括:“台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以及2004“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進行整合,並要求政策部門研究。

謝長廷登陸至今,繼謝陣營公開要求黨中央進行兩岸論述辯論,又有再進一步動作。

針對蘇貞昌是否邀請蔡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兩個陣營各說各話。究竟是蘇放話?或是蔡刻意否認?雙方陣營各有其考量。蘇企圖制造蔡謝兩人的嫌隙,蔡當然不願意跳下去。

蘇若真當面邀請蔡擔任“主委”,有“挾蔡制謝”的意味。畢竟若非邀請謝長廷出任“主委”,蘇自己擔任,會被謝怪罪。以蔡曾任“陸委會主委”的背景,確實也適合。而且這個工作並不好做,一旦做不好,黨內會怪罪“主委”﹔但做好整合工作,功勞又是蘇攬在身上,對蔡來說是否加分,很難斷定。

而蘇貞昌另一個算盤是,蔡英文若有黨職,出訪大陸的機會就會降低,另一方面又可箝制蔡在兩岸步調,早他一步登陸。蘇、蔡、謝三人在兩岸論述權上互動微妙,彼此競爭將隨著“中國事務委員會”的籌設逐漸台面化。

分享到:

(責編:馮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