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學院排行榜被很多職場人士看作選擇商學院的“坐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學院參與到FT《金融時報》、《商業周刊》、《福布斯》等主辦的全球商學院排名中。不過,根據不同機構的不同排名規則,榜單結果往往各不相同。如何看待商學院的排名?這些排名對於商學院究竟有多重要?商學院又該如何面對這些排名?記者(以下簡稱“記”)日前採訪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張維炯教授(以下簡稱“張”)。
排名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能評估商學院水平的工具。當你沒有更加全面地衡量商學院水平的辦法時,就看排名吧。
記:近年來,百強商學院的全球地理分布圖正在發生改變,亞洲商學院成為黑馬闖入全球頂尖商學院之列,其中不乏中國商學院的身影。這一方面與中國商學院教學質量提高、國際影響力增加有關,另一方面也是與中國商學院積極參與到排名中有關。為什麼中國商學院現在越來越重視這些國際化排名呢?
張:參加排名和品牌建設有很大關系。很顯然,我們現在處於一個服務商業的年代,商學院是一個提供服務的產業。作為服務業,就要涉及客戶體驗,也就需要比較。但由於切入角度不同,一般人很難做出比較,商學院本身也很難與其他學院做出比較。
比較教授授課?每家商學院估計都會認為自己的教授授課是最好的。比較研究和出版的數量與質量?論文數量可以比較,但是論文的質量就非常難比較,而且研究和出版也只是衡量商學院質量的一個方面。比較學院提供的服務?這更難比較,因為有的商學院餐廳提供中餐、有的提供西餐,好壞很難比較。比較社會影響?學院的社會影響來自於教授,他們的理論水平和授課水平決定了學院在全球和本地的影響力,不過這方面也很難衡量。比較校園文化?每個人對校園的體驗不同,所以也無從比較。
因此,排名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能評估商學院水平的工具。我們會非常坦誠地告訴想報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學生:當你沒有更加全面地衡量商學院水平的辦法時,就看排名吧。到國外去讀商學院,看排名也很重要。有很多中國學生去歐美留學,他們有的時候甚至沒聽過某些商學院的名字,但他們會看看這個學校的排名,看看社交媒體和報紙網站上的排名。總歸會對他們的選擇具有一定指導作用。
對於商學院來說,排名代表著聲譽。參加排名對商學院也有激勵作用,因為今年你的排名在這個位置,那你就會感覺有壓力,你會想明年的排名位置能不能保持住。
因為不同的排名機構使用的方法不同,所以排名結果各不相同。任何關於商學院的榜單都會遭遇到不同聲音。
記:現在國際上關於商學院的排名很多,好像各家最終排出的結果也很不相同。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距?
張:我可以給你看一個學院的排名,你猜猜這是哪個學校。這家商學院在《美國新聞》上排名第1位、《福布斯》上排名第1位、在FT《金融時報》排名第3位、在《華爾街日報》上排名第21位。這家商學院是哈佛商學院。
再給你看一個排名:去年全職兩年制MBA排名,FT上排在第1位的是倫敦商學院,《福布斯》上排在第1位的是哈佛商學院,還有一家比較嚴肅的排名機構選出的第一位是斯坦福商學院。這些都是非常嚴肅的排名,但結果各不相同。
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距?因為不同的排名機構使用的方法不同,所以排名結果各不相同。舉例而言,《經濟學人》很多評分是關於企業家精神、可信度以及學生的國際化評估,他們重視的是全球視野和經歷,比如要求百分比的全球師資等。FT對於全球化和國際化也非常重視。《商業周刊》也有很多特點,比如重視顧客滿意度,他們會訪談學生和企業,問問他們的滿意度如何,今年開始他們加入了專業研究部分,並將其作為10%的權重。《福布斯》的評選方式也有特別之處,他們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業務,看學生畢業后五年期回報率如何。
我想,任何關於商學院的榜單都會遭遇到不同聲音。不僅在國內,在國外對於商學院排名也有很多不同聲音。比如在華爾街,FT的排名就受到很多贊賞,也收到了很多投訴。
在今年的FT榜單中,中歐EMBA項目甚至超越了沃頓商學院。我們要冷靜地思考一下:這是否就說明中歐比沃頓更優秀?
記:今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EMBA項目在FT的榜單中取得了第7名,是個不錯的成績。
張:對於我們來說,能進入國際排名榜是好事情,但也要冷靜思考。比如在今年的FT榜單中,中歐EMBA項目甚至超越了沃頓商學院。我們要冷靜地思考一下:這是否就說明中歐比沃頓更優秀?我想,這隻能說我們EMBA做得不錯,而且可能只是今年做得不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更能體現商學院辦學水平的MBA已經達到世界頂尖水平,我們還要努力。
在所有的排名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覺得全日制MBA項目的排名是最重要的。商學院的聲譽取決於很多因素,全日制的MBA課程的影響很大。今年在FT榜單上,我們的MBA項目排在第25位,3年前我們排到過第8位。說實話,全日制MBA項目是最為難辦的項目。因為需要很多學校的資源投入。這批學生的數量不算大,學費也不如EMBA收得高,但他們是我們商學院的未來,也是社會的未來。所以,不管我們在EMBA項目上的排名有多高,MBA項目上的排名有多低,我們還是會盡全力做好MBA的排名。
商學院不要因為排名迷失自己,要有自己的戰略,更不能為了排名改變辦學特色。
記:最后,請您總結一下中國的商學院應該如何面對各種排名?
張:可能可以歸納為幾點:
第一,這麼多年來,在國外比較有影響力的排名也就那麼幾家。中國商學院要爭取能夠進入到這些排名中,這樣能夠更好地建立全球聲譽。
第二,我們支持排名,但要重視有影響力和非常嚴肅的排名項目。中國商學院要盡量選擇國際化的商學院排名,比如FT就非常國際化。我們不會選擇《美國新聞》,因為其完全是基於美國本土商學院的排名。
第三,排名固然是衡量商學院教學質量的一個簡單標准,但它也只是能夠衡量教學質量的一部分標准。因為排名有太多不同的切入點,一個商學院可能要處理200個以上的變量,而排名隻看20個變量。所以,不要因為排名迷失自己,要有自己的戰略,更不能為了排名改變辦學特色,尤其在一些項目的排名下滑后,如果根據排名要求來改變自己的戰略以迎合排名需要,那就完全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