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創投

美國歐盟發起的“雙反”沒有贏家

2012年11月12日13:5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美國對華太陽能補貼貿易調查案最終塵埃落定。

當地時間11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實質性損害了美國相關產業,美國將對此類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關稅。

美國表態了,歐盟也沒閑著。11月8日,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布公告,稱已對從中國光伏企業進口的硅片、電池、組件啟動反補貼調查。至此,歐盟也步美國后塵,開始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至此,中國光伏產業遭受更嚴重打擊,因為歐洲市場佔據中國光伏企業出口的70%。

這場“雙反”的游戲一開始就注定中國光伏企業要陷入窘境。在光伏產業發展過程中,歐盟對本地區范圍內的企業都曾經給予大量補貼,中國政府的扶持起步晚,力度也比歐盟小得多,但是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頭?保護本國的光伏產業不是根本目的。自身經濟不景氣,就得輸出矛盾,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是制造矛盾的最好方式。

“雙反”調查下,中國的光伏企業遭了殃。中國光伏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已經非常低,遭遇懲罰性關稅會大大增加光伏產品出口的成本。

在目前形勢下,中國的光伏企業隻能瞄准內需,政府對光伏行業開始實施一系列救助計劃。以國家電網為代表的國內企業開始加大對光伏企業的幫扶力度。10月26日,國家電網在北京召開“服務分布式光伏發電並網電視電話會議暨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關於作好分布式光伏發電並網服務工作的意見》。從11月1日起,6兆瓦及以下容量光伏發電項目可直接在當地電網公司申請並網,並可全額收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富余電力。

國內相關部門和企業在想辦法,光伏企業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已經採取了應對之策,比如採用類似貼牌生產的方式,進行技術輸出,與諸如印度這樣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光伏企業合作生產,雙方將從銷售中進行分成。這種策略雖然只是規避了歐盟方面的限制,治標不治本,但至少保証了中國光伏企業向歐盟的出口。

目光長遠的企業都看得清楚,歐洲市場肯定不能放棄,因為歐洲是最大的存量市場,提供最穩定的現金流。有的企業就准備嘗試在歐洲低成本地區設立組件工廠,如波蘭、烏克蘭、羅馬尼亞等國家,保証銷售渠道和品牌在歐洲市場的存在。

在中國企業遭遇“雙反”調查后,11月1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歐盟太陽能級多晶硅料進行“雙反”調查。11月5日,中國就歐盟部分成員國的光伏補貼措施,提出與歐盟及其相關成員國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正式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

不管美國還是歐盟,發起的光伏“雙反”調查都沒有贏家,因為這是對一個產業生存鏈條的完全破壞。比如美國國內從事光伏組件生產的廠商相對較少,根本不能滿足美國對於光伏產品的需求,中國企業受到“雙反”調查后,美國的光伏發展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在歐盟方面,中國的光伏產品中有配件產自歐洲,實行“雙反”,歐洲的配件輸出被阻,中國的光伏產品無法輸入,產業鏈就會斷掉。

貿易保護主義下的光伏爭端,客觀上也讓暴風雨來得早了一些。政府有關部門的補貼遲早要結束,優勝劣汰之后,哪個企業在“斷奶期”支撐下來,就必然獲得最后的勝利。(陶濤)

(責任編輯:姚麗娜)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意大利水城鬧水災意大利水城鬧水災
  • 千層蛋糕破紀錄
千層蛋糕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