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09:34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六道禁令為何管不了一所黑幼兒園
本報特約評論員李力言
對問題幼兒園,有關部門不能一關了之,也應負責關了之后如何安置幼兒,更應考慮如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促進教育資源共享。
每一個有孩子的人,都會被這樣的場景深深刺痛:在山西太原藍天蒙特梭利幼兒園,一名五歲女童因不會做算術題,結果在十幾分鐘時間裡,遭到了班主任李老師掌摑幾十下。這段監控錄像在網上公布后,群情激奮。日前,打人教師已經被行政拘留,事發幼兒園也被取締,43名在園幼兒正在妥善分流。
又是到事后,人們才發現這家打著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旗號的幼兒園,原來早已是暴力的重災區。打開以往的監控視頻,體罰、毆打的情況還有很多,受到傷害的不隻五歲女童。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這家幼兒園一直是無牌無証非法辦園,竟然不顧當地教育部門六道禁令,私拆封條“頂風”辦園。
面對耳光聲中全都像受驚羔羊一樣不敢吭聲的孩子們,人們難免痛責打人者的師德淪喪,指責園方的肆無忌憚,也對教育監管部門的作為不無意見。為什麼六次禁令管不了一所“黑幼兒園”?為什麼打孩子的“害群之馬”能混進教師隊伍?為什麼教育部明令禁止的“10+1”等小學化內容成了孩子被打的導火索?為什麼持續長達兩年多的暴力行為沒有被及時制止?
盡管目前當地有關部門已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幼兒園進行“拉網式”大排查,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中清理整頓,堅決取締存在嚴重問題的幼兒園。不可否認,這種執法會收到一時之效,但如何加強常態監管、完善救濟機制、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等,依然是長期課題,它們考驗著教育部門的責任與耐心。不可否認,這樣的問題幼兒園,還有著相當的生存土壤。
據事發園多位幼兒家長透露,該園的生源當中,有相當部分屬於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多數家長正是看中幼兒園人數少、離家近,且能夠接收小齡幼兒的特點,選擇入園。很大程度上,這個問題幼兒園折射出外來務工群體的教育渴望和困境。由於特殊的生存發展狀況,他們更加需要優質廉價而又方便的幼教資源。而這種巨大需求,又是正規園一時難以滿足的。於是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一些無証園、山寨園乘虛而入,雖然設施簡陋、師資較差、管理混亂,但通過好聽名頭、便利位置、低廉價格等形成“賣點”,網羅起眾多“入園難”的孩子們。
對這類問題幼兒園,有關部門不能一關了之,也應負責關了之后如何安置幼兒,更應考慮如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促進教育資源共享,讓弱勢群體走出不得不跨入問題園門檻的現實無奈。
這樣一個細節發人深思。就在教師打人的教室牆上,還印有“寶貝,老師愛你”之類的字樣。這讓人想起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學校的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在教育的理念和實踐之間,我們還需要架設太多的橋梁,從物質到心靈,從監管到改革,從反思到行動,這本身也是一種社會的成長。
相關報道見昨天A23版
(原標題:六道禁令為何管不了一所黑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