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敬一山:“拒給兒子捐骨髓”寒了天下父母心

敬一山

2012年10月24日09:5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 北京論壇

無論有著怎樣的原委,放棄骨髓移植的行為,以及圍繞喪子大做文章的言論,都是對“父母”二字的一種褻瀆。

據報道,5歲白血病男童帥帥,10月17日零時56分在北京的一家醫院停止了呼吸。孩子的母親說,是孩子的父親拒絕捐獻骨髓,不支付撫養費及醫藥費,一家人還打了官司。原本家人期待父子能見最后一面,但直到帥帥離世,也未能等到父親來看他。但隨后父親通過博客刊文,聲稱孩子的媽媽該承擔更多責任,其把孩子當做了“欺詐爺爺錢財”的工具。

一個可憐的孩子剛剛離世,父母雙方就在公共言論平台相互攻訐,讓這幕悲劇更添涼意。相信誰看到新聞圖片中帥帥生前的無助眼神,都會同情這不幸早夭的孩子,同時心頭燃起無名怒火。多少不幸的白血病人,求能配型的骨髓而不得,隻好遺憾離世。帥帥的親生父母骨髓都能移植,這已是不幸中的大幸,可誰曾想到,無論是首選的父親,還是備選的母親,竟都未能挺身而出、挽救他的性命!

捐或不捐,是當事人的自我選擇,別人似乎很難苛求。不過,當這種選擇挑戰了社會倫理,就無法逃避輿論譴責。人們不知道,面對五歲的親生兒子,能有什麼理由讓父母狠心拒捐?受媒體報道影響,“臨陣脫逃”的父親已承受了很多質疑甚至謾罵,但到底是他主觀不願,還是如其解釋,是孩子媽媽貽誤了最佳時機,旁人無從判斷。

就此而言,網民的譴責可以理解,但或許也該適可而止。旁觀者通過雙方言行,多少可以窺見一些人性的軟弱或者陰暗,但畢竟無法看清全部的真相。不要輕易做裁決他們的判官。道德可以是一面照妖鏡,人人得而舉之,映照人間善惡,但不能成為金箍棒,人人得而揮之。誰能保証自己是火眼金睛,永不誤傷呢?

何況,殘酷的結果已然造就,追究過程的是非曲折意義並不大。隻希望面對帥帥的遺像,他的父母能多一些自省。大人之間的感情矛盾、利益糾葛,不應該纏住無辜的孩子。無論有怎樣的原委,放棄骨髓移植的行為,以及圍繞喪子大做文章的言論,對“父母”二字都是一種褻瀆。

在生命、親情等永恆價值面前,是不能用利益得失來權衡的。哪怕巨額醫療費用竹籃打水、哪怕捐出的骨髓並不能挽救孩子的生命,人們還是願意看到,親人在面臨選擇時義無反顧。身為父母,不惜一切代價挽救重病的子女,本是人之常情。帥帥的夭折、其父母的言行,之所以引起輿論如此大的反響,很大程度正是因其寒了天下父母心。

□敬一山(媒體人)

(原標題:“拒給兒子捐骨髓”寒了天下父母心)

(責任編輯:張岩)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