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陳方:這一場“文化砸車”令人萬箭穿心

陳方

2012年10月23日10: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陳方

西安、深圳反日游行引發的“砸車事件”傷痕未了,一場“文化砸車”的風波又開始上演。

10月20日,第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可就在開幕前兩天,唯一一部闖進主競賽單元的中國電影《萬箭穿心》在國內召開新聞發布會,以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為由,宣布退出東京電影節。此舉引發該片藝術顧問、著名導演謝飛強烈不滿。19日,謝飛在其博客上發表公開聲明,斥責該片總發行人一手導演的這場“退賽秀”完全是為了商業炒作。

“這是個‘文化砸車’式的過激行動,於理於法都是不可取的。”謝飛聲明一出,無論是電影界人士還是普通網友,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力挺”謝飛,連《萬箭穿心》的原著作者、著名作家方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退賽是個低水平的決定”。

電影《萬箭穿心》講述的是平凡人生活中的溫暖、苦痛與無奈。影片成本400萬元,加上宣傳費一共才600萬元。這樣一部低成本國產片,在謝飛看來,是延續了中國優秀現實主義傳統的好電影。一部優秀影片如果沒有適當的宣傳和營銷,就可能不被大眾所了解。所以,對一部電影進行正常的營銷和宣傳本沒有錯,但是,《萬箭穿心》的發行方以突然退賽的方式展現“愛國”姿態,卻被謝飛道破真相:實際是借此吸引公眾眼球,啟動發行人所謂的“百城萬幕十萬場預售”的營銷計劃,幻想以呼吁看“愛國電影”的方式掙大錢。

釣魚島事件期間,演員李冰冰拒絕赴日宣傳《生化危機5》、鋼琴家李雲迪取消東京音樂會,這些行為並未在輿論中引起爭議,而《萬箭穿心》的退賽卻遭到了謝飛乃至公眾的反感,這是因為,在這場“愛國秀”中,投機成分太明顯了:如果真的是因為“釣魚島問題”,為什麼不在日本購島鬧劇高潮的9月下旬或10月初宣布退賽,偏偏等到東京電影節一切准備就緒、該片的票已向普通日本觀眾售出的開幕前兩天才突然發布?而且還是先在國內宣布退賽,隨后才去通知對方電影節,這非常沒禮貌和缺乏職業道德。

謝飛說,退賽這件事,反映出我們這個時代沒有誠信,欺騙盛行,沒有正義,隻有貪婪。誠如謝飛所言,類似電影節的民間交流,特別是牽扯到普通觀眾的文化交流活動,處理要慎重,不能採取過激行為。事實上,臨陣違約退賽已不道德,再舉起“愛國主義”、“民族情感”的招牌來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從而達到商業炒作的目的,儼然已突破了社會道德底線。他們不是愛國分子,而是愛國投機分子,他們只是關注自己的錢袋子,所謂“愛國”只是一句應景的廣告語。在愛國投機分子眼裡,民眾的愛國情感只是他們消費的道具。

舉起“愛國主義”的大旗進行商業炒作,《萬箭穿心》的退賽已非孤例。2009年12月初,網絡上開始爆炒“泰拳秒殺中國功夫”的話題,一時間國人義憤填膺。正當網友們憤怒於泰國拳手的挑舋言論時,某拳擊賽協辦方因不滿主辦方炒作站出來揭穿了內幕:組織者無中生有,企圖點燃國人情緒,完全是為幫助該賽事吸引眼球。而真相是,自始至終,泰國拳手從未發出任何挑舋言論,官方也未收到任何民間的應戰申請,甚至連“挑戰書”原文也沒任何人真正見過。

時隔一年,2010年11月初,“瓷器愛國主義”開始躥紅網絡。一對中年英國兄妹拍賣家藏的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竟然拍出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此事成為中英媒體追逐的熱點。隨后人們發現,天價購買瓷瓶的,又是中國富豪,他們宣稱因愛國主義情結而買回本國文化遺產。而事實上,“瓷器愛國主義”的背后,更多是各種商業炒作。

從兩年前的“瓷器愛國主義”到一個月前的“游行砸車”,再到幾天前的“文化砸車”,愛國主義不但成了流氓的避難所,還成了某些無良商人的吸金盆。投機者們想方設法爭相鑽進愛國主義這個“筐”。讓人多少有些擔憂的是,如果社會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獨立的判斷,那一幕幕光怪陸離的“愛國秀”一旦可以大行其道,那才是真正地令人“萬箭穿心”。

(原標題:這一場“文化砸車”令人萬箭穿心)

(責任編輯:張岩)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