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西藏:生產流通儲備“三錦囊”保糧食安全

2012年10月22日08:40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為了應對西藏青稞供求趨緊帶來的糧食安全變化態勢,確保西藏糧食安全,西藏自治區糧食部門正從生產、流通和儲備三條軌道發動引擎,並未雨綢繆,加強從內地調運糧食的協調工作。

世界糧食日前日,西藏自治區糧食局副局長何長春告訴記者,西藏糧食產量已經連續13年保持在90萬噸以上的水平,其中青稞年產量穩定在60萬噸左右,預計今年將達到63萬噸以上。但隨著青稞保健功能認知度的提高和青稞加工轉化企業青稞用量的增加,西藏青稞供求由基本平衡向供求偏緊轉變。

“隨著青稞產業化步伐的加快,西藏青稞將呈現產不足需的緊平衡態勢,確保青稞安全的任務較重。”何長春說。青稞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糧食作物,佔西藏農作物總面積的60%,由青稞加工制成的糌粑是藏族人民的日常主食。

為了保証青稞安全,目前國家對西藏投資3000萬元在5個地區、10個農業大縣建成優質青稞生產基地,並建立了以拉薩、日喀則、山南為主的3萬畝青稞啤酒及青稞營養麥片原料基地。

“西藏的糧食安全離不開內地的支持,除了區內的糧食生產,內地的糧食安全直接關系著西藏的糧食安全。”何長春介紹說,西藏每年從內地調運的大米等糧食約為20萬噸,而青海、甘肅等區外產區流入西藏的青稞逐年增加。

有了生產,還需要做好流通。如果糧食無法進入市場,糧食安全終將成為泡影。據了解,西藏農戶存在較強的“惜售”思想,不少農戶將糧食儲備在家裡,存的時間超過五六年甚至更長。“將糧食放在家裡,是富裕的象征。現在出去打工也能掙到不少錢,一般我們也不急著賣糧。”拉薩市達孜縣章多鄉恰村的丹增頓珠說。

據介紹,目前西藏國有糧食企業和重點非國有糧食企業,每年約收購青稞3萬噸。而目前正努力實現年產20萬噸青稞啤酒生產線運轉的西藏天地綠色飲品有限公司透露,公司未來需求的青稞原料將接近3萬噸。

為了積極引導農戶建立商品意識,鼓勵農戶出售手中剩余青稞,增加市場供應量,西藏逐年提高青稞收購價格,加大糧食收購服務,並從2008年起專門設立了“糧食風險基金”,至2011年累計支出2700萬元,用於糧食直補,促進了農民種糧、售糧的積極性。

“西藏地處邊疆,各種自然災害多發,合理的糧食儲備非常必要。”何長春告訴記者,為了做好糧食儲備和流通,西藏正加快糧食倉儲基礎設施、糧食信息化、糧油質檢基礎設施和糧食交易市場建設。

《西藏自治區“十二五”時期糧食行業發展規劃》顯示,西藏將新建當雄、江達、措勤等8個自治區儲備糧庫及附屬設施,建設35個邊遠易災重點鄉鎮救災糧庫及附屬設施,緩解邊遠易災重點鄉鎮糧食的供需矛盾,增強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糧食安全。

2012年8月,全國糧食系統對口援藏工作會議提出,要從應急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支持,維護西藏的糧食安全。

(責編:朱曄)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