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文藝界在京座談祝賀諾獎花落中國 

莫言:不斷對自己發起挑戰

2012年10月19日08:38|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莫言在座談會上。
  新華社發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10月18日在京召開的祝賀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座談會上,身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院院長的莫言回顧了自己的文學創作道路,並暢談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的感受。

寫作沒想過獲獎

莫言說,諾貝爾文學獎是舉世矚目的獎項,獲獎很不容易。全世界有很多杰出的作家有資格獲獎,中國也有許多作家寫得和我同樣好,他們也有資格獲獎。這個獎給了我,我感到誠惶誠恐。當初我寫作沒想過獲什麼獎項,一方面只是想成名成家,用寫作改變自己的處境。另一方面自己心裡有很多話要說,有巨大的寫作沖動和欲望,有著對文學藝術的迷戀和愛好,想用文學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和看到的事物描述給別人聽。

我從小最崇拜的是講故事的人,常常在廣場上、集市上,在寒冬臘月、在飼養棚裡,聽各種說書人講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故事,自己既是聆聽者也是傳播者,回家后我把故事講給父母和哥哥姐姐聽,他們一開始對我講故事很反感,但很快也被我的講述吸引了。母親對我網開一面,允許我在我們村或去別的村聽故事,晚上在油燈下母親一邊做衣服一邊聽我向她轉述故事,有時我記不住了就開始編造故事,我也成了說書人。最早的創作是從給母親講故事開始的。

好像被放到社會顯微鏡下

莫言談到,從事文學創作幾十年來體會很深,甘苦很多,不斷地寫作難度很大,要不斷創新,不願重復自己,就要不斷與自己作斗爭,不斷對自己發起挑戰,創新的願望很強烈。很多批評家也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對自己的贊揚和批評都是對自己的鞭策。

近一個月來,網友和媒體對莫言有各種各樣的評價,莫言稱自己經歷了一場人生的洗禮,圍繞自己的各種爭論就像一面鏡子,從中看到了人心世態,也看到了自己。這是時代提供的可能,十多年前沒有互聯網就沒有這種可能。現在面對廣大的網絡,各種看法想法都能看到,包括對自己的尖刻的嘲諷挖苦都可看到,盡管不舒服但一想也有它的道理,這些對自己都是有益的。莫言說:“我好像被放到了社會的顯微鏡下,我看到的這個人不是莫言,而是叫莫言的寫作者,我成了旁觀者。這些讓我受益終生。”

余秋雨稱整體提升中國文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在慶賀會的致辭中說,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實至名歸。這說明中國在經濟領域取得舉世矚目偉大成就的同時,在文學藝術領域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就。莫言善於在扎根深厚的中華文明和豐富的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吸取世界各國文學藝術的優長,融會貫通,為我所用。對古今中外文學藝術精華的廣採博收和融會貫通,造就了莫言作品深沉厚重、氣勢磅礡而又色彩斑斕、富有現代氣息的特點,使他成為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獨樹一幟的著名作家。

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說,莫言獲獎改變了中國人對文學的態度,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文學的態度,讓中國的文學形象發生了變化,對中國文學整體提升有好的影響。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