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民進黨嚴管陸資入台害人害己

2012年10月18日14:48    來源:福建東南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馬英九日前強調,開放帶來興旺,閉鎖帶來萎縮,這是歷史鐵律,所以一定要朝這個方向走,未來會加速與大陸談ECFA后續協商,並主張陸資入台“開放常態,例外管制”。這是非常正確的經濟思維。因此,馬當局加快推動修改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進一步擴大開放陸資入島。然而,民進黨卻提案修法,主張嚴加管制陸資,這不僅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而且會嚴重遏制台灣經濟發展。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日前表示,應在“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中增設“中資來台”專章,組成“審查委員會”,“嚴審中資來台”,而且主張在5類產業中要明文禁止大陸企業投資,另外還提出台灣應比照美國、歐盟與澳大利亞等,對“中資赴台”應有明確審查程序,設定審議門檻為新台幣5億元。這一主張也成為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所提“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部分修正條文草案的主要內容。

  經民進黨精心策劃的這一“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修正案,完全是一部強化管制陸資的台灣經濟保護法。如果按照這一規定,對大陸企業赴台投資處處設防,處處管制,大陸企業為何要去台灣投資?投資是要有利可圖的,而不是要去台灣受到歧視與不公平待遇的。民進黨的修法主張,實際上就是阻止陸資入島,最后傷害的不僅僅是大陸企業的發展機會,更是傷害台灣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難道這就是民進黨的“愛台灣”?實為“害台灣”。

  顯然,10多年來民進黨的兩岸經貿政策沒有任何長進,反而還有所倒退,是在開歷史倒車。陳水扁上台執政之初,不僅揚棄了李登輝提出的“戒急用忍”政策,還召開官產學共同參與的“經發會”,達成許多促進兩岸經貿發展的諸多共識,盡管這些共識沒有完全實現,沒有開放直接“三通”,沒有開放“陸資入島”,但在兩岸經貿政策開放與兩岸經貿關系發展方面還是取得了重要進展。而失去政權后的民進黨,不僅沒有對兩岸經貿政策進行檢討,向前推進一步,反而走上了更為強烈的“反中”路線,甚至公開反對大多數民眾支持的EC-FA,結果讓民進黨在接連兩次“大選”中敗北。如今黨主席蘇貞昌與民進黨依然頑固堅持對大陸的敵對立場,堅持強烈的 “反中”立場,還主張修法對陸資入島嚴加管制。民進黨這一反對兩岸經貿合作與管制陸資的政策主張,已成為兩岸經貿關系正常發展的最大阻力與破壞力量,也是今天台灣經濟發展困難的重要根源之一。

  民進黨保守與反動的兩岸經貿政策主張,顯然是建立在“台獨”這一政治立場基礎之上的。近來民進黨強化管制陸資的政策主張又受到美國對中興、華為等大陸企業投資管制的重要影響,在修法的政策主張中處處有這一影子。國民黨執政困境與民眾對執政當局的不滿,也減輕了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尤其是兩岸經貿政策主張的壓力。而黨主席蘇貞昌一貫的“反中”思維與強硬的兩岸政策主張也是關鍵。蘇對馬英九兩岸經貿主張的批判再次充分証明了這一點。蘇貞昌表示,“‘政府’開放大門,還將(台灣)整個調過去,變成民進黨要顧厝”。這是典型的“抹紅”與民粹政治語言,是民進黨內兩岸經貿政策保守主義盛行的關鍵所在。

  由此可以發現,至今民進黨的兩岸經貿政策思維沒有任何積極、務實的調整與轉變,謝長廷等理性兩岸思維主張依然沒有成為黨內主流聲音。民進黨對陸資嚴格管制的經貿政策主張,不僅制約馬當局更積極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的推動與實施,制約與影響台灣經濟發展,而且將成為民進黨再起與邁向重新執政的關鍵性障礙。民進黨到了理性思考調整兩岸經貿政策的時候了。(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 王建民)  

    來源:福建東南新聞網-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趙鳴飛)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