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5日13:24 手機看新聞
今日上午,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對於提高中國海軍綜合作戰力量現代化水平、增強防衛作戰能力,發展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報道:
專家:中國在保衛釣魚島時期展示航母表明決心
近日,正在大連的16號中國航母平台懸挂滿旗,身著海軍制服的人群在甲板上進行了站坡儀式。在當前中日因釣魚爭端而導致中日關系緊張的背景下,人們期待著中國航母早日服役。從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特別是海上安全利益的角度看,中國首艘航母入役海軍意義重大。
遼寧號
第一,航母問世對中國海軍來說具有的戰略意義。中國航母的服役將使中國海軍的戰斗力、常規威懾能力和核威懾能力大增,真正成為一個戰略性軍種。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幾方面:首先,航母可以有效地統合中國海軍水面艦艇力量。中國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水面艦艇部隊,如此眾多的海上作戰平台均隻依靠岸上指揮所進行指揮,不能發揮集團作戰的優勢。一旦航母入役,可以以其為核心建立航母戰斗群,形成一體化聯合作戰態勢,大大提高戰斗力。其次,航母可提高中國海軍的海上遠程作戰能力。航母實際上就是一個搭載飛機的平台,是一座海上機場。作為現代化遠洋海軍的核心力量,承擔著為遠洋海軍艦艇編隊或海軍陸戰隊提供空中掩護和支援、遠洋對空中地/海攻擊、空中早期偵察/預警-指揮、電子戰支援、空中加油以及中—遠程空中反潛巡邏等重任。此外,航母將提高中國海基核力量的生存能力。過去中國海軍以“空潛快”為主的兵力結構無法為核潛艇進入大洋提供有效保護,航母的裝備和航母編隊戰斗力的形成則使彈道導彈核潛艇進入大洋有了可靠保護,提高了核威懾的可靠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