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陳佐洱談港英米字旗和國民教育問題

2012年09月21日09: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社香港9月20日電(記者 趙建華)對於最近香港出現的有人喊“中國人滾回中國去”、打港英米字旗的事情,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陳佐洱表示“深感痛心”。
 
20日,應邀赴港出席香港菁英會舉辦的“祖國與香港”分享會時,陳佐洱說,目前香港出現的問題,都是發展的問題。比如水貨客問題,兩地完全可以解決。“說到底,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家裡人的事,相信特區和廣東兩地政府有能力處理好這些問題。解決了這些矛盾,香港就又向前發展了一步。”
 
“舉起米字旗對解決這些問題有用嗎?”自1994年3月11日起親身參與中英最后1208天談判、在香港知名度頗高的陳佐洱說,“我認為,沒有用,港英米字旗應送進歷史博物館,而不應出現在香港街頭。況且,那面旗飄揚的時代真的就那麼好嗎?我看未必。”
 
陳佐洱指出,如果對中央政府,對特區政府有什麼不滿意、有什麼意見建議,都可以自由地表達,不必求助外人。香港年青一代應該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序言的第一句,開宗明義地寫道:“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以后被英國佔領。”即使在英國管治的時候,被視為它的殖民地,但香港還是中國的領土,香港人還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個組成部分。
 
對香港居民的身份,根據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兩國交換的備忘錄,英方聲明,在1997年6月30日由於同香港的關系為英國屬土公民者,從1997年7月1日起,不再是英國屬土公民,不賦予在聯合王國的居留權。在1997年7月1日或該日以后,任何人不得由於同香港的關系而取得英國屬土公民的地位。
 
中方也聲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所有香港中國同胞,不論其是否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都是中國公民。
 
陳佐洱說,“口袋裡放著中國香港特區的藍皮護照,在全世界受到尊重、到140多個國家免簽証,隨時隨地受到國家的領事保護、照顧,但在香港卻打出港英米字旗。這樣做能心安理得嗎?”
 
對於德育和國民教育的問題,陳佐洱表示,贊成國家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觀點。首先,世界各國都推行國民教育,每一個公民接受自己國家的國民教育是天經地義的事。他舉例說,美國的國民教育圍繞著憲法、獨立宣言以及美國的價值觀進行灌輸。而且特別注重教育者的政治素質,十分嚴格。據美國社會學家昂納·戴維斯的報告,美國高校教育者失聘的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是政治思想有危險傾向,佔到32%,而因學術水平不合格隻佔到19%。
 
他還強調,為了把好事辦好,就需要各方和衷共濟、集思廣益,根據歷史及實際情況推行。
 
當天舉行的分享會上,20多個香港青年團體400多人在現場聽取了陳佐洱的上述發言,?進行了溝通交流。
 
分享會上,陳佐洱還表示,亞洲金融危機、抗擊“非典”、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中央政府和內地有關部門、省市區都全力支持香港渡過難關﹔而香港對祖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亦有很大貢獻。
 
他引用胡錦濤主席“七一”在港講話,強調“中央政府對香港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重大舉措,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這是在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標。”
 
陳佐洱希望香港青年能多學歷史,深刻理解香港與祖國的關系,珍惜回歸后香港社會來之不易的進步與權利,用好愛國熱情,用好民主自由,用好高度自治的權利,承擔起建設香港的責任。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