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訊 據香港中評社9月17日報道,菲律賓自以為有美國在背后“撐腰”,於是就在南海問題上得寸進尺,不斷做出挑舋性動作,最近更一廂情願地將南海改名為“西菲律賓海”。不過,有媒體就對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的處理方式提出批評,認為這種做法隻會火上加油,無助於解決問題。
《菲律賓星報》報道認為,菲律賓未能妥善處理和中國的南海爭議,主要是因為阿基諾無能。雖然阿基諾身邊有很好的顧問提供意見,但也有一些跟他較為親近,但質素一般的顧問。然而,最后都是要由阿基諾做出衡量,但可惜阿基諾由始至終都沒有經驗、視野和能力解決這種敏感的地緣政治問題。
文章認為,當初推舉阿基諾做總統的人都以為他能處理好中菲關系,結果卻剛剛相反。有曾經訪問過阿基諾的記者表示,阿基諾經常無故發表大膽言論,但其言論經常自相矛盾。所以,他們都認為阿基諾沒有信念。
文章還表示,中國都意識到阿基諾的無能,於是對他態度冷談。在俄羅斯早前舉行的APEC峰會上,中國領導人表示由於時間問題不能與阿基諾舉行會面,但卻與其他南海爭議國家的領導人舉行了會面。
從俄羅斯回到菲律賓后,阿基諾就立即發布行政命令,要將南海改名為“西菲律賓海”,而且還命令相關部門繪制新的地圖,供菲律賓的政府部門使用。文章認為,這是一種挑舋,最終隻會增加中菲的敵意。阿基諾的舉動不能加強菲律賓的“領土”主張,也不能解決問題,而隻會火上澆油。
菲律賓前國家安全顧問何塞(Jose T. Almonte)和前美國廣播公司駐北京站負責人羅曼娜(Chito Sta. Romana)近日更形容,菲律賓正面對“幾十年來最嚴峻的外交挑戰”。何塞認為,阿基諾和外交部門必須現約束自己的言論。另外,熟悉中國事務的羅曼娜認為,採取過激行為隻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另外,《亞洲時報在線》報道認為,由於南海爭議的關系,菲律賓已成中美在東南亞的權力和影響力競爭中的前線國家。因為菲律賓陷於和中國的領土爭議,而且短期內都未能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所以就轉而加強和美國的戰略關系。同時,菲律賓又曾向東盟施壓要求通過“有約束力”的《南海行為守則》,甚至還要求國際社會介入中菲爭議。這些行為都令菲律賓和中國關系更趨緊張,還將美國扯到南海問題中。
而隨著地區緊張局勢不斷升溫,有人開始質疑阿基諾政府的戰略智慧。其中主要包括阿基諾過度依賴美國,將令菲律賓喪失戰略靈活性和國家“主權”,美國“重返”亞太的力度及美國對菲律賓的支持程度,及菲律賓對抗中國的代價等。
文章就此認為,除非菲律賓能利用創新的外交手段和多邊機制解決爭端,否則將來隻能一直依賴美國。但是要注意,即使中菲將來爆發武裝沖突,美國都未必會站在菲律賓一方,因為美國會將《美菲共同防御條約》解釋至“不涵蓋領土爭議”。同時,美國的“重返”戰略也給予中國額外的動力,軍事化其領土主張,所以中國絕不會示弱。菲律賓國防大學教授卡百莎(Chester Cabalza)也表示,美國只是嘴裡說得好聽,絕不會為菲律賓對付中國,因為他要保護自己的經濟和戰略利益,所以菲不應依賴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