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政府決定購買釣魚島及附屬島嶼
綜合新華社電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10日宣布,日本政府已經決定由政府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的釣魚島、北小島和南小島,將這三個島“收歸國有”。
藤村修當天下午在首相官邸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日本政府是在有關內閣大臣會議上作出上述決定的,日本政府與所謂“土地所有者”就“購島”事宜達成了協議。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藤村修、外相玄葉光一郎、財務大臣安住淳和國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等參加了會議。
日本政府計劃於11日在內閣會議上決定從2012財年預備金撥出20.5億日元(約合1.66億人民幣)“購島”,並與所謂“土地所有者”簽訂“購島”合同。
日本政府表示,將釣魚島“收歸國有”的名義是“為了平穩、安定地維持管理”,今后考慮交由管轄海上保安廳的國土交通省進行管理。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右翼分子蓄意制造“購島”鬧劇,是想以此來敦促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實際行動,改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現狀,進而實現加強控制釣魚島的陰謀。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右翼勢力今后仍會在釣魚島問題上制造事端,推動日本政府在釣魚島上修建各類設施,甚至派駐自衛隊,以加強“有效控制”。而日本政府也很有可能借助右翼勢力,謀劃新的挑舋。
■ 分析
野田政府三點原因圖謀購島
針對日本“購島”鬧劇,外交學院教授、中華日本學會理事周永生昨日表示,此次“購島”事件,可以說是二戰之后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走得最遠的一次。如果“購島”成功,日本就創造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法理案例。日本這大半年的活動和所有的鬧劇核心目的就是為了“購島”。野田政府在此事上一意孤行,第一是為了創造法理案例,第二是要對釣魚島加強控制,第三是日本在和韓國、俄羅斯的領土爭端中全都敗北,為挽回支持率,野田政府要找到一個途徑証明自己。“‘購島’改變不了‘竊取’釣魚島的前提,大前提不對,再創造法理依據也沒有意義。”周永生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10日撰文表示,日本政府對釣魚島“國有化”的后果相當嚴重,它使兩國民意更加對立,使兩國關系因釣魚島而失控的危險性加大。一旦日本打破擱置爭議的原則,中方也就不再受約束。日方的行為越過分,就越為中方採取措施保衛釣魚島主權提供了條件。
對此觀點,周永生表示贊同。他認為,此次中國沒有退路,必須做出強力反制。新京報記者 儲信艷
日政府在進行一場危險賭博
日本政府10日下午舉行會議確定釣魚島“國有化”方針,在危害中日關系大局的錯誤道路上一意孤行,致使釣魚島問題到了一觸即發的危機邊緣。幾個月來的事態發展表明,日本中央政府從一開始就嚴重誤判形勢,倚仗日美軍事同盟,與東京都一唱一和,成為“購島”鬧劇的主要推手。而石原等極右翼政客,客觀上為日本中央政府積極充當了燒火棍的角色。
在全球化時代,國家經濟越是萎靡,越需要防范非理性的民族主義情緒抬頭,越需要加強地區和全球合作以共克時艱。遺憾的是,不論野田還是石原,在釣魚島問題上的主要著眼點既不是日本的國家利益,也不是中日友好大局,而是丑陃的黨派政治爭斗。
但是,日本政府和右翼勢力嚴重低估了事態的嚴重性和中國的“保釣”決心,賭博的結果必輸無疑。其今日之行為有多惡劣,日后之代價便有多苦澀。領土主權事關民族尊嚴和國家核心利益,對日本非法“購島”之舉,中方堅決反對,將採取必要的措施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據新華社電
日本“購島”回顧
2012年4月16日
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出有關政府出面“購買”釣魚島的提議。
7月7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宣稱,政府正就購買有關島嶼並實現“國有化”進行綜合研究。
7月24日
野田在參議院接受質詢時稱,政府已著手籌措預算,正式啟動釣魚島“國有化”程序。
8月19日
包括數名地方議員在內的10名日本人登上釣魚島,並將日本國旗綁在島上的燈台上。
8月24日
日本眾議院通過決議,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並譴責中國“保釣”人士登島。
9月2日
日本東京都調查團25人乘坐包船,在釣魚島海域展開非法調查。
9月3日
日本中央政府與釣魚島所謂“島主”展開正式“購島”談判,日本政府准備出價20.5億日元。
9月10日
日本政府經決定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的釣魚島、北小島和南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