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倫敦奧運會上的中國志願者

2012年07月27日15:44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圖為倫敦奧運會部分中國志願者在倫敦近郊的一座農場聚會。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7月27日   第 06 版) 代 琪 上官芷瑄

第30屆夏季奧運會即將於北京時間7月27日在英國倫敦拉開序幕。來自世界各地的7萬名志願者參與此次奧運會的台前幕后工作,其中當然少不了中國學子的身影。

享受一場派對

“開幕式應該會是一場很有特色的British fun party(英式趣味派對)。”來自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志願者高斐說。

開幕式上,將會有大批非專業演員投入到節目表演中。這些志願者,有剛好符合申請年齡的大學生,也有正在上班的工薪族,還有80多歲的退休老人。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的張沁菡就是其中一員。張沁菡表示,志願者不分國籍、職業,都融入到了派對一般的彩排中。“每次坐地鐵去排練都感覺很奇妙。本來車上各種穿著打扮的人都有,快要到達目的地時,每個人都清一色地換上運動裝,挂上入場証,原來這一車上的人幾乎都是志願者啊!”

此次參加奧運會的中國志願者,大部分是留學生,有的同學平日裡除了學習還要打工。我們採訪張沁菡的前一天,她打工到晚上11點才回住處。第二天,她從下午6點一直排練到了晚上12點。而且,張沁菡的學校在山上,如果是早上8點培訓,那麼她必須5點多起床,下山趕火車,再轉地鐵,才能到達培訓地點。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兩個多月了,張沁菡卻一直樂在其中。她談到,有一天,在大雨滂沱中,雖然志願者們足足站了一個半小時的隊形,但音樂聲一響起大家就迅速投入到自己的角色裡,在雨中歡唱起舞。“導演和指揮們,總能營造輕鬆的氛圍和創造各種鼓勵方式,讓我們每個人都很享受表演的樂趣。這次奧運會的體驗是非常值得的。”張沁菡說。

凝聚一個團隊

為了保証志願者工作的順利展開,奧組委對每一位申請者都進行了嚴格的選撥。

“一位面試官假扮成游客來考驗我的抗壓能力。他憤怒地抱怨倫敦的交通狀況。這時設定的場景是他准備觀看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必須幫他找出最近?最快的線路。”倫敦大學學院的任奕佳回憶起面試場景時說道。他表示,當時面試官表演得很真實,自己不知不覺被這種“負面情緒”影響而變得有些急躁。“他的態度真的看起來很不好,甚至不給我一個解釋的機會,但我還是需要冷靜地把事情向他說清楚,完成任務。”

當面試結束后,假扮游客的面試官走向任奕佳,用略帶抱歉的口吻說:“對不起,我扮演的時候太投入,讓你緊張了。”任奕佳被這個突如其來的“道歉”所觸動。其實,有些面試官他們本身也是志願者。同樣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葉歡歡,就是selection event volunteer(面試志願者的志願者)。他們不約而同地感嘆,志願者們凝聚成了一個團隊。與其他志願者的互動,讓任奕佳覺得融入到了團隊之中,他很享受這種大家為了奧運會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團結一致、合作無間的感覺。

執著一份堅守

當我們向葉歡歡表達了採訪願望時,她欣然接受並告訴我們一個倫敦奧運會中國志願者的QQ群。她說自己是自行車場館的志願者,而其他場館還有很多中國志願者,加入QQ群方便我們聯系更多的採訪對象。但同時,她提醒我們,志願者有保密義務,採訪時要多加注意。

我們很敬佩她的職業精神,不僅是她,其他志願者也是如此。張沁菡說:“開幕式上,會有兩位中國女生舉牌帶隊進場,一個是意大利隊,一個是斐濟隊。但是我不能提供我們工作時的照片。如果你實在需要,排練結束后,我想辦法集結大伙拍張照給你吧。”

與這些志願者的交談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友好、盡責。他們把倫敦奧運會當成了自己的事,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

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志願者徐翩翩在微博上看到一位記者將奧運會彩排的照片發布出來,留言表達了自己的抗議。后來,該記者主動刪除了那條微博。

在QQ群內,志願者們也互相提醒: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感受到這次奧運會帶來的驚喜,希望觀看彩排的朋友,不要將拍的照片和錄下來的片段放到網上。

其實,這些自發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志願者的工作范圍,而他們卻一直堅持進行著。

(責編:星燁)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