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有越來越多的網民,但許多百姓並不知道,指尖輸入的網址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而最近國際域名管理組織發布了新規,這不僅讓互聯網企業開展了域名大戰,還讓一些創業者開始掘金域名這個光環背后的“隱形市場”。
ICANN首次放開頂級域名申請
今年5月國際域名管理組織ICANN首次放開了頂級域名申請,而此前隻有像.COM、.CN這樣的頂級域名23個。因此,此次放開域名招來了互聯網界爭奪資源的一次大戰,在此次66個中文域名的申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新浪和騰訊的“.weibo”和“.微博”的域名之爭。
據業內人士介紹,此前大家所熟知的“炒域名”,實際上炒作的是網絡名,例如WWW.QQ.COM,炒作是的QQ,而不是后邊真正的.COM域名。而這次,互聯網域名、IP地址管理與政策制定方面的國際組織ICANN開放的是頂級域名申請。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黃道科技副總裁李建祥表示,由於.COM和.CN的注冊數量增長太多,已經形成了奇怪現象,比如要想注冊一個公司,先去看看是否有合適的域名,這是本末倒置的。而此次ICANN開放新的域名申請,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場域名的資源大戰。
全球企業展開搶域名大戰
在美國,一家成立僅一年名為Donuts的域名注冊公司,獲得了1億美元的投資,並花費5680萬申請了307個新頂級域名。而中國企業也不再是“看客”,除了許多企業加入申請頂級域名的隊伍裡之外,也有域名公司豪賭域名生意。黃道科技這個此前沒有任何業績的小公司一口氣申請了包括“.網”等在內的15個域名。要知道,每個頂級域名的申請費用高達18.5萬美元。
根據申請顯示,比如阿裡巴巴申請了“.alibaba、.alipay、.taobo和.tmall”,百度申請了“.baidu”﹔搜狐申請了“.sohu”﹔京東商城申請了“.shop”,這是全球最火的一個域名,包含Amoazon等共有9家申請﹔奇虎360申請了四個新頂級域名,包括“.xihuan、.shouji、.anquan、.yun”﹔人人網申請“.ren”。而黃道科技也首次作為專業域名公司出現在名單中,申請了包括“.商城”、“.網店”、“.時尚”、“.娛樂”等頂級域名。
一旦成功申請下來頂級域名,看似可以一本萬利。按照黃道科技的計劃,如果順利申請下來15個域名的話,那麼三年的目標是得到150萬個申請,例如黃道科技申請下來“.商城”,企業便可以向黃道科技申請“某某.商城”的注冊域名,而每個這樣的域名申請,申請者需要向黃道科技付出15美元/年的注冊費用。如此估算,三年內黃道科技可獲利2250萬美元。
域名生意並不簡單
做域名生意就這麼輕而易舉?其實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潛伏”,黃道科技從2008年就成立了。據李建祥介紹,ICANN預計2008年開放頂級域名申請的計劃一拖再拖,創始人庄振宏和李建祥在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折磨,才等到了今天。然而,根據ICANN的計劃,要完全發放完這批已申請的域名,需要兩年的時間。
“要知道,公司成立這四年時間,是沒有收入,但卻有辦公地點、人工成本等各項支出的,這一等就是四年啊,”李建祥說道,“此外,國內許多企業和個人並不了解頂級域名這一專業領域,所以無從下手。”原來,李建祥此前任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時時常赴海外與ICANN交流接觸,而庄振宏此前則在ICANN工作,早在九十年代就有了做域名生意的想法。
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這是一筆費錢的生意。據了解,申請一個頂級域名的費用高達18.5萬美金,而且如果申請失敗這筆錢是不退的,這次域名申請黃道科技一共花費了高達278萬美金,申請成功后每個域名每年還需向ICANN繳納2.5萬美金的年費。
“申請遞交后有很多風險導致域名申請不下來。”李建祥說道,“首先,除了每個域名申請向ICANN遞交四五百頁的說明之外,要知道這幾年這份說明書ICANN出了5個版本,還會派人來企業查看公司的技術、財力、經驗等﹔第二,在域名申請過程中很可能遭到協會或者個人的反對﹔第三,例如.APP有13個公司搶,那麼除了一些涉及知識產權通過仲裁決定之外,其他的都需要競拍,這樣在此次1930個域名申請中,有500多個企業的18.5萬美金將要打水漂。”
“域名這個業務雖然很小,但是盈利模式非常清晰。因此早在2008年,公司就獲得了200萬美元的投資,要知道此前,域名是一個特別基礎的資源,從來沒有免費過。但除了賺錢之外,越來越多的企業申請國際頂級域名,讓一直在ICANN缺失話語權的中國地位得到提高。”李建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