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11日11: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旨在增進年輕一代美國人對中國了解、加深美中交流的“十萬強計劃”(100000 Strong Initiative)目前已在中美兩國中間展開,雖然已有不少美國留學生赴華展開學習,但計劃實施過程中的一些障礙和問題:如美國學生美中文化差異,赴華學生單一等等,都是美中兩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據亞洲新聞頻道(Channel News Asia)報道,這項被叫做“十萬美國學生在中國”的“十萬強計劃”最早由奧巴馬總統2009年11月訪問中國期間宣布,次年5月國務卿希拉裡在北京訪問時正式簽署協議。由於中美合作的戰略重要性,這一計劃希望大幅度增加赴華留學的美國學生數目。預計未來四年,將有10萬名學生赴華留學。
赴華學生多樣性不足 少數族裔亦須參與
目前隻有1%的美國大學生選擇留學海外,這其中,僅有低於5%的學生選擇赴華學習,美國大學生傾向於歐洲,他們認為,美中文化和制度的不同,是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最大障礙。
“朋友項目”(Project Pengyou)的創始人霍利常(Holly Chang)說,“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紐約大學,這些都是國際性的名校,他們的學生各方面機遇都很多,但是肯塔基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的學生呢?這些學生也很聰明,他們也是美國政界商界未來的精英,掌握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系,對他們來說同樣重要,但他們的學校卻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朋友項目”是一個面對在華生活或學習的美國人及對美中文化熱衷的人群的社交平台。)
由此可見,美國赴華留學生的多樣性問題,是十分值得重視並且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赴華的典型美國人通常是中產階層白人女性,如果要增加美國學生的多樣性,就不能局限在這部分群體。包括非裔美國人,拉丁裔,華裔以及其他族裔的學生,都應該加入到赴華學習的行列之中。”常女士說。
華裔學生受益於“十萬強計劃”
一位名叫瑪麗亞•迪特斯(Mariah Deters)的美國大學生說:“我對中國和漢語很有興趣,它很不同,我很享受在中國學習這項挑戰,第一次接觸漢文化我就覺得它很迷人。”另外一位大學生保羅•勒•斯特(Paul Le Ster)也說,“了解中國,學習漢語,熟悉中國文化和當地情況,會是一項十分有市場的技能。”
而一些華裔美國人也從“十萬強計劃”中受益頗豐,他們寄望於通過在中國學習的機會,了解先輩的文化和遺產。
華裔美國大學生吳輝中(Huizhong Wu,音譯)說,“我碰到的每一個人都告訴我要學好中文,學好漢語課程,掌握普通話,而這也正是我計劃要做的事。”
“十萬強計劃”逐步展開
目前有1.4萬名美國學生在中國學習,通過“十萬強計劃”,美國希望每年增加2.5萬人,並計劃用4年時間將赴華留學人數提高到10萬。
據了解,“十萬強”計劃主要針對兩類美國學生,一是致力於培養美國下一代的中國問題專家,他們將成為真正了解中國的美國人。另一類則是對中國感興趣卻由於資金等條件無法到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
計劃所需的資金由美國私營企業和非政府組織提供和運作,中國政府也將為美國留學生提供2萬個獎學金名額。無論他們進行的是長期還是短期語言項目。目前,“十萬強計劃” 已經逐步展開。
而那些已經在中國學習的美國學生表示,即使沒有“十萬強計劃”,他們也依然會義無反顧地赴華學習。
美國公共事務公使銜參托馬斯(Thomas Skipper)說,“我們希望新一代的美中年輕人能理解彼此的國家和語言,文化和價值觀等等,因為美中之間需要團結一致的地方太多,政治方面、經濟方面、地區安全方面、氣候變化方面等等,可以預見,未來美中將在世界很多事務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