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加拿大專家稱非華裔學中文成趨勢

2012年07月10日14: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全球正在掀起學中文熱潮,加拿大本地華文教育專家指出,學習中文的對象包括華裔及非華裔人士,如能提供完善的制度、適合的教材、良好的師資及家長的投入,將有助中國歷史及文化在本地承傳。

移民希望把根留住

身兼安省華文教育協會理事及教育工作者的龔錦霞,較早前發表“加拿大多倫多區華文教育調查報告”。她表示根據自已20多年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中文教學經驗及觀察所得,目前外國人學中文的需求大量增加,因此將來教授中文不僅只是華人,非華裔人士才是未來的大趨勢。

該份報告內容,提及多倫多市祖語課程成立及發展經過、國際語言課程的理念、管治、推行及運作情況。同時,她花了數月時間向社會各界進行調查,收集他們的看法及意見。結果顯示一般華裔移民渴望子女學中文,希望把根留住。只是現今的青少年認為學習中文並沒有用處,而且課程沉悶,部分人無心向學。由於近年中國經濟發展一日千裡,引起世界各地人士關注及好奇,吸引他們到中國旅行、工作或做生意。

龔錦霞表示,加拿大的華文教育,已成為華裔移民第二、三代土生兒童的第二語言。學童使用及接觸華語的機會,因各人家庭背景不同而各異。有些因為家人特別是不懂得英語的祖父母,學童仍然使用華語溝通,又經常參與中國文化活動,對中國事物認識較多,因而有較好的中文基礎。

她建議為了保留及弘揚中國歷史文化,需要有完善的教育制度、適合本地的教材、教師的熱誠與活潑生動的教學法、良好的語言環境及家長的支持。除了經常舉辦華文教育研討會改進教學方法,也要舉辦有關中國文化活動,如中華學藝比賽、歌舞、朗誦、功夫及雜技等表演,藉此深化中外人士對中國歷史文化及風土人情的認識。

該協會另一理事李莎莉從事中文教學30年,對象包括華裔及非華裔學生。她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不少非華裔人士努力學中文,這個熱潮在世界各地流行,估計人數超過5000萬人。

新教材配合非華裔生

李莎莉指出,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從她的教學經驗所得,有很多中文教材並非適合非華裔學生使用。他們以此作為第二語言,最重要是在短時間內能掌握如何應用中文,達到溝通的功用。因此,她編寫了一套三集的中文教材,分發音、用語及部首寫字方法,幫助這類學生自學中文,以便能夠與華裔人士交談。

(責任編輯:墨言)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