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隻要真善美何必“高富帥”

2012年07月06日11:27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周江疆的墓碑上,應該寫著“這裡躺著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而不是“這裡躺著一個舍己救人的富二代”。
 
7月2日凌晨,山東煙台開發區發生一起火災,一建筑分公司總經理周江疆重返火場救人,不幸失去生命。
 
周江疆,28歲,1.86米的個頭,開保時捷,父親是該分公司董事長。在人們眼裡,他是典型的“富二代”“高富帥”。周江疆在安全撤離后又沖進火場救人的義舉,感動了許多人。許多媒體在報道他的英勇事跡時,不約而同地突出了80后、高富帥、勇救員工等關鍵詞。這是基本的事實陳述,也代表了一種價值立場,表達了對周江疆的褒揚。
 
這樣說當然沒錯,但特意突出周江疆的身份,也傳遞出某種社會焦慮。近年來,人們對富二代的評價並不高。當一些事件發生,假如肇事者是富二代,真相未明前,人們總會傾向於站在貧弱者一方。
 
這在杭州“70碼”事件、深圳“5·26”交通事故等事件中,都有體現。
 
這種社會情緒固然反映了人們對貧富分化的擔憂,對富人財富來源及其合法性的質疑,但在具體個案中,這卻容易讓人產生偏見,對一方當事人造成不公。道理顯而易見,富二代並非個個惡魔,窮人也不代表天然正義。身份不決定一切,事實才是追問真相的前提。
 
突出周江疆的身份,或多或少帶有貼標簽的意味。其實,無論是誰奮不顧身救人,都是勇敢的行為。支撐周江疆英勇赴險的價值理念,與其他見義勇為者並無多大區別。吳斌在緊要關頭停穩大巴、張麗莉在危急時刻推開學生、吳菊萍在千鈞一發之際伸出雙手,與周江疆挺身救人一樣,都體現了奉獻精神。這些榜樣人物雖有職業差別,但他們都是英雄。
 
隻要真善美,何必高富帥。見義勇為沒有身份差別、無私奉獻不講你先我后。今天,周江疆這麼做了值得謳歌,明天其他人這麼做同樣值得喝彩。刻意突出身份去贊美一個人或質疑一件事,都可能掉進“身份的陷阱”,乃至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由此,我們既不能讓身份差別遮蔽真相,也不該拿身份給見義勇為貼上標簽。
 
這是一個身份意識凸顯的社會,不同階層的價值觀念呈現割裂化趨勢。也因此,除呼吁從制度上消弭不合理的階層隔閡,還應在話語上尋求一種“身份共識”。在這個國家,每個人首先都是公民,然后才是公務員、教師、司機、老板……無論地位高低、貧富差別,每個人對真善美應有同樣的價值認同。這一點在今天尤顯重要。
 
周江疆挺身而出之際,想的是自己“年輕,個頭大”,而不是自己的財富與身份。當他不幸遇難,值得我們敬仰與學習的也是他那種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周江疆的墓碑上,應該寫著“這裡躺著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而不是“這裡躺著一個舍己救人的富二代”。這或許也是周江疆及其家人希望看到的評價。
 
特約評論員魏英杰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