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商務部回應“甲醛蔬菜”:甲醛保鮮檢測尚無國標

2012年05月16日11:24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針對近日有媒體報道,有菜農使用甲醛對大白菜、山藥、蘑菇等蔬菜進行保鮮的行為,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表示,應根據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由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同時,他還介紹商務部近年來採取了兩大舉措,在流通環節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
 
甲醛保鮮檢測尚無“國標”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蔬菜上噴洒保鮮劑幾乎是業內“潛規則”,確實有配制甲醛溶液,噴洒在即將啟運的白菜上保鮮。而由於甲醛目前並不在農藥殘留檢驗范圍內,其檢測尚沒有“國標”,對消費者的身體危害更不容易被發現。
 
沈丹陽昨日表示,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對農產品在包裝、保鮮、貯存、運輸中所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等材料,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范。第三十三條規定,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學物質的不得銷售。而第三十七條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設立或者委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並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肉菜流通追溯將推廣全國
 
沈丹陽稱,在流通環節,商務部近年來通過支持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來幫助農產品市場提升檢驗檢測水平,目前已經累計支持全國400多家農產品批發市場和2500多家農貿市場與菜市場改善交易設施,已經建設或改造這些市場的檢驗檢測中心485個,增強了檢驗檢測能力。
 
此外,商務部還開展了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試點。該體系可使蔬菜與肉類的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証、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類似於“身份認証系統”。例如消費者在購買了蔬菜、肉類后,如果質量出了問題,就可以憑借其追溯碼查到這些產品從田間到銷售終端全過程流通信息,從而向問題肉、菜的責任人追究責任並索賠。
 
據悉,從2010年以來,商務部、財政部已經分兩批支持20個城市開展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但北京市並不在其中。沈丹陽稱,目前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爭取過一階段后在全國逐步推開。(記者沈瑋青)
 
落地
 
北京抽檢未發現甲醛白菜
 
近日,山東市場先后爆出有商販把老土豆用焦亞硫酸鈉浸泡成“翻新土豆”,把甲醛作為保鮮劑,噴在白菜上以保鮮,市民也關注這樣的問題蔬菜是否流入了北京市場。
 
北京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11日介紹,在監測到這些信息后,北京對新發地、回龍觀以及部分社區菜市場60多個白菜、土豆的樣本進行檢測,沒有發現二氧化硫和甲醛超標等食品安全問題,市民可以放心食用。同時對於銷售的食品,北京將在全市大型食品經營者中逐步推行使用電子台賬管理,便於問題食品的追溯。(記者廖愛玲)
 
【小貼士】
 
專家建議白菜“扒皮”清水浸
 
據中國海洋大學教授王貽義介紹,甲醛可以使所有動植物保持它原來的狀態,一般醫學院、醫科大學用得比較多。食品上非但沒有必要,而且對人體非常有害。“甲醛是個防腐劑,它不是添加劑,和食品不搭界,不管農產品也好、食品也好,絕對和甲醛沒有聯系,假如加了甲醛就屬於亂添加了。”
 
專家指出,甲醛很容易揮發。專家建議,買到白菜后,扒掉外面的一層葉片,再用清水洗幾遍,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最好用水浸泡一段時間,以防萬一。“首先是用熱水把它煮個10分鐘左右,然后再做菜。”據央廣報道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