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海歸求職需理性:結合企業需求 突出差異化優勢

2012年03月13日09:07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3月3日下午,2012年留英校友職業發展研討會暨小型專場招聘會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舉行。另外,北京市海外學人中心等機構也正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助力海歸就業。圖片由受訪機構提供
 
從今年3月份開始,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澳貿委將陸續舉辦針對留學生的專場招聘會。與此同時,作為北京市海外人才引進的重要窗口和主渠道,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建立的海外人才服務機構北京市海外學人中心也推出了在線的“海外人才引進推介活動”。眾多機構正通過多種形式助力今年的海歸順利就業。
 
薪酬期望值更加理性務實
 
3月3日下午,北京富力萬麗酒店,2012留英校友職業發展研討會暨小型專場招聘會正在舉行。雖然是“mini job fair”,現場上千名的求職者還是讓研討會嘉賓、58同城網副總裁段冬很是驚訝:“今年的活動很成功,沒想到有這麼多雇主及留英校友參加。”參加招聘的37家企業涵蓋了銀行、傳媒、金融、會計、咨詢、IT、設計、建筑、教育等眾多行業,其中不乏百度、聯想、愛普生、IBM、中國日報等知名企業,且隻針對留英學生,應是吸引眾多求職者的主要原因。
 
中華英才網資深人力資源專家姚寅初分析說,據中華英才網觀察,企業通常更傾向於在海外有工作經驗或能帶回專利的學生,有工作經驗的校友在職場的競爭力更強。在這次的招聘會上,段冬也發現,大部分海歸自身定位明確,對薪酬待遇的期望值較以往更理性、更務實。從一些企業開出的薪酬看,則較去年有一定增長。
 
英語好已不是最突出的優勢
 
此次招聘會還有一個顯著不同是,已有工作經驗的校友多,人數是以往的三至四倍之多。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相關人士注意到參與人群的變化:“有些校友是朋友推薦來參加活動,有的則是因為看見其他校友參加往屆活動順利找到了工作。”
 
招聘會開始之前,主辦方設計了職場發展研討會的環節,來自中華英才網及國內外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分別為沒有工作經驗的新畢業生及有工作經驗的海歸介紹有關就業、擇業、職業規劃和薪酬福利方面的內容,並回答相關問題。
 
摩根大通集團人力資源總監Nevin認為:“對於留英校友而言,英語好已不是最突出的優勢,更多的優勢在於從英國學到的思維方式及方法論,包括怎樣思考和分析問題,怎樣和別人有效溝通這些都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凸顯出來”。
 
尋找工作,更尋求工作價值
 
金頂峰獵頭公司總經理Sheldon的發言讓大家眼前一亮:“目前外企在紛雜的勞務市場上一時很難招到合適的員工,而剛回國的海歸求職者也面臨著迅速找到合適工作的挑戰,這種矛盾很普遍。其原因包括供求信息不對稱,及海歸對自我價值和實現渠道的認知需要一段時間調整。”
 
“如何平衡穩定性和突破自我”則是有工作經驗的海歸最關心的話題。對此,Sheldon建議,“跳槽前應對自我訴求有清醒認識,工作一到三年的人基本處於打基礎階段,以往積累在新公司的認知度較低,此階段應克服沖動,進行扎實積累。”
 
已歸國兩三年的熊通覺得這種說法很符合海歸求職者的心理。不過,他也覺得,現在年輕人不只是找工作,更是尋求工作的價值﹔某份工作如果沒有自己尋求的文化價值,即便薪酬福利很高,一樣會跳槽選擇更好的工作機會。(記者 繆晨霞)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