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0日09:54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文山壩美風光
展開祖國版圖,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形如碩大的“金葫蘆”,又如被稱為“南國神草”的三七,橫置在我國西南邊陲。由於歷史原因,文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歷戰爭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在雲南省發展起步最晚,直到1992年才拉開恢復建設的序幕。文山僅大規模建設了20年,但記者日前一踏上這片熱土,就立刻感受到蓬勃的發展魅力。
構筑“水、陸、空、鐵”高效大通道
文山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它東臨廣西、南壤越南,是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最前沿,也是泛珠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山處於沿邊對外開放經濟帶、滇東南次級城市群、昆明—文山—北部灣—珠三角對內開放經濟走廊、昆河對外經濟走廊的重要位置,這給文山州參與雲南省“橋頭堡”建設帶來重大機遇。
在文山採訪期間,記者突出的感受就是這裡便捷的交通。“十二五”之初,文山就提出要逐步形成集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為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把文山建設成為雲南面向泛珠三角和東盟開放的“新高地”。公路方面,將建設“三橫三縱”的主骨架,逐步實現客運的“零距離換乘”和物流過程的“無縫鏈接”。航空方面,力爭將文山機場建設成為滇東南重要支線機場和雲南連接沿海地區、珠三角地區和東南亞的中轉站,爭取廣南機場、丘北普者黑通用機場開工建設。
記者在文山富寧港建設現場看到,作為雲南省三大港口之一的富寧港一期工程正在緊張進行中,一個500噸級客運泊位、一個1000噸級多功能泊位及相關生產生活設施已初具規模。港口建成后,雲南船舶可從富寧下水沿珠江進入兩廣,經港澳出海,對促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和北部灣經濟區協作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山將以構筑大通道來形成經濟帶。文山將依托規劃建設的平遠—文山—天保、曲靖師宗—丘北—馬關—河口高速公路和鐵路以及馬關—西疇—廣南—廣西西林公路,輻射越南等東盟市場,拓展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全面經濟技術合作,形成“南達越南、北入滇東”的南北向經濟帶。同時,依托雲南省規劃建設的沿邊高等級公路、鐵路,構建田蓬、董干、楊萬、天保、猛硐、都龍等連為一體的沿邊經濟帶,搭建面向東盟的合作平台、加工平台和物流平台。
做強特色優勢產業
有了便捷的大通道,還需要發展實體經濟,否則大通道就有可能變為大過道。“十二五”期間,文山重點做強以三七為主的生物特色產業和以鋁工業為主的新型冶金化工產業。
在文山三七國際交易中心的展示館,記者了解到,文山是名貴中藥材三七的原產地和主產地,三七產量佔世界的90%以上。據文山州生物資源和三七產業局負責人介紹,文山正在積極推進三七工廠化栽培,實現基地化、規模化和標准化,使三七GAP基地達到15萬畝,推進三七藥物產業園區發展,建立和完善現代三七物流網絡體系,加快向現代生物醫藥產業轉型,把文山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三七原料標准化種植基地、原料藥提取和中藥飲片加工基地,以及三七現代物流中心,使三七產業成為雲南醫藥的核心產業和雲南最具特色的優勢生物產業。此外,文山還將重點培育烤煙、木本油料、辣椒、蔗糖等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生物產業。
“十二五”期間,文山計劃建成雲南的鋁工業中心,將氧化鋁的生產規模擴大到200萬噸,建設100萬噸電解鋁生產線和50萬噸各類鋁型材加工等生產項目,延伸產業鏈,形成較為完整的鋁加工產業。
記者在雲南文山鋁業有限公司看到,正在建設的年產80萬噸冶金級砂狀氧化鋁項目,集合了國內外最先進的技術和裝備,遵循高效、環保、可持續的發展思路,將建成國內標志性的氧化鋁工廠。項目已投入環保資金3億余元,約佔整個項目投資的10%。生產流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經集中處理后,作為工藝循環用水及綠化用水使用,實現污廢水零排放。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十二五”期間,文山將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施全方位區域合作,積極融入南昆、昆河、沿邊三大經濟帶,深化與長三角、珠三角以及越南等東盟國家在經濟、文化、旅游、人才、技術、金融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實現“新高地”建設的戰略性推進。
抓住沿海地區產業升級的重大機遇,文山以園區為基地,以企業為載體,主動承接長三角、珠三角、泛北部灣等東部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大力引進農特產品加工、食品加工、服裝制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實行技術嫁接,引入高新技術成果,推進企業新產品開發、產學研合作等工作。
積極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擴大電力、機電、建材和農副產品出口,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和國內短缺資源,形成新的競爭優勢。著力打造邊境經濟合作區,推動出口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快建設麻栗坡邊境經濟合作區、興街出口貿易加工區以及富寧、馬關邊境貿易加工區和富寧保稅港區。加快培育物流平台,重點推進富寧港、天保口岸、八寶、蓮城、文山、硯山、平遠、丘北、興街等綜合物流中心建設。加強口岸建設,提升口岸功能,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爭取國家批准天保口岸允許第三國人員進出。
文山將利用技術和區位優勢,根據越南的投資政策和產業發展方向,重點扶持礦業、水電、建材、農產品加工等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對越合作,到越南投資辦廠、承接工程,帶動文山州技術人員、機械設備和原材料的輸出,培植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本報記者 趙 珊)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2月20日 第 02 版)